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人工智能之路 = The wa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0.00     定价 ¥ 45.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黄浦区图书馆
  • ISBN:
    9787543978362
  • 作      者:
    (美)哈里·亨德森著
  • 出 版 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作者简介

哈里亨德森是以为撰写科技、计算机技术、数学、传记及历史图书的作家、编辑。多部图书被评为“青少年图书”以及重点推荐图书。

展开
内容介绍

新知图书馆(探索系 上中下卷)是USA美国科学书架(科学探索)八本的合成,内容丰富,从海洋、信息、智能、宇宙等方面切入,非常契合我过目前科技攻坚领域的新动态。让读者能理解目前新兴的科技领域的基础知识,是培养读者爱科学、走近科学的阅读喜好课科学素养。

展开
精彩书摘
  阅读提示
  不知道大家看到“人工智能”这个词会有什么感觉,也许很多人都会对它产生一些畏难情绪吧。要把它的来历解释清楚可不是件易事。早在博物学家们第一次对生物界进行种类划分时,我们人类作为灵长目人科动物的唯一代表,便拥有了一个无比尊贵的学名——智人。古希腊人更是认为拥有理性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标志。
  
  智能: 思维的镜子
  现代科学诞生于17至18世纪,在这段时间里,一些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如法国的勒内·笛卡尔、英国的艾萨克·牛顿和德国的戈特弗里德·莱布尼兹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艰苦工作,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此同时,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引发出了新的问题,即根据自然法则,宇宙仅是一个巨大而又复杂的机械有机体,而人类也应该只是其中的一种机械体,那么在人类这一机械体内部,思维又扮演着什么角色呢?这个问题最初是由二元论的观点阐发而来的,这个观点认为人类的思维与身体分别行使自己的功能,互相之间不进行转化,是完全割裂的两个成分。然而,人类的大脑作为身体的一部分,如果与思维是完全独立的,那么它又怎样才能与思想、知觉和想象力这些思维活动相联系呢?
  在20世纪科学春风的沐浴下,许多新颖而又富有创造力的观点和理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于上述难题的解答。艾伦·图灵(Alan Turing)就发展了一种全新的数学算法,通过它可以证明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机械运算进行解决。与此同时,他还认为存在一种叫作“通用计算机”的机器,可以处理所有可能的机械运算。20世纪40年代,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了,图灵的伟大构想得以成真。但他没有停止思索,而是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哪些思维可以通过计算来表达?计算机能否发展到一种先进的程度,使得人们甚至无法分辨它是否是一台机器?这些问题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指引着人工智能界的发展方向和研究
  思路。
  与此同时,数字时代的兴起以及复杂的电子控制系统的空前发展,这也为工程师设计制造智能机器提供了一些很实用的手段。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发展了信息理论,使得现代数字媒体和数据存储成为可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所提出的控制论关乎机器(包括机器人)制造中的相互作用、反馈及控制等等,是作为一种急需的理论构架而出现。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