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慢读与快感:短篇小说十三讲
0.00     定价 ¥ 45.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532176113
  • 作      者:
    刁斗著
  • 出 版 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
收藏
作者简介

刁斗

一九六〇出生,一九八三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曾当过新闻记者和文学编辑,现专事写作,居住沈阳。著有诗集《爱情纪事》,随笔集《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虚有》,长篇小说《私人档案》《证词》《回家》《游戏法》《欲罢》《代号SBS》《我哥刁北年表》《亲合》《圣婴》,小说集《骰子一掷》《独自上升》《痛哭一晚》《为之颤抖》《爱情是怎样制造出来的》《重现的镜子》《实际上是呼救》《情书考》《出处》《发现》,另有被译为法语和英语的书本小说及在海外出版。


展开
内容介绍

如何读一个好故事?本书作者刁斗,作为有着几十年经验的小说写作者,同时又是尤为热衷文本试验的特殊读者,从他为图书馆做的短篇小说赏析讲座中,择选出十三讲,为我们导览从契诃夫、莫泊桑、霍桑、卡夫卡、芥川龙之介、博尔赫斯、贡布罗维奇、莫拉维亚、克里玛、罗萨、哈齐斯、安徒生到余华的文学风光。
    十三部经典短篇小说,来自十三个国度、十三种语言,“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方式”。

“既然这些老小说里有那么多新意值得发掘,就把它们捆绑起来,集束成一颗美学炸弹。”


展开
精彩书摘

“皇帝的新装”形象生动寓意简明,特别通俗易懂,它的故事不用我复述,大家也应该都知道的,一般作为典故被使用时,它承载的大致有两重意思:一是昏庸的权势者自欺欺人,再一个,是以彼此映衬的方式对比孩子的童言无忌与成人的世故圆滑。这两重意思都不深奥,颖悟力尚可的我十岁出头时即能领会,不算什么稀奇之事。当然了,它是我自己从书本的字里行间采撷来的,还是从爸妈平时的聊天中移植来的,这我已经记不清了,我能清楚地知道的只是,从我小时候到现在的几十年里,许多也曾为人耳熟能详的阶段性典故早已过时,成了明日黄花,可“皇帝的新装”,却一直没作为陈词滥调受到淘汰,而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一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般地充当着流行语关键词,不仅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它指向的问题,也越来越荒唐可笑但又让人笑不出来。这让我感到的是无援的悲哀。我说不好,如果没有几个月前,布鲁姆出人意料的慷慨指点,我是否也能舔舐伤口般地,去抚哭我的这份悲伤与哀痛;但现在,有了“短篇长读”与布鲁姆的合力作用,我觉得,我便有了充分的理由,去摩挲、揉弄、抻拉、撕扯这块华丽无比的虚有的织物。

我着手质检“皇帝的新装”,自然要循着世所共识的《皇帝的新装》的两重意思向前摸索。但第二重意思,孩子的童言无忌与成人的世故圆滑,对之我虽然也有话可说,却因其话题的延展性有限,便打算权且按下不表,而是暂时地,只审视拆解第一重意思:那个喜欢华服美裳注重修饰打扮的皇帝,即权势者,真是个昏庸的大傻瓜吗?

对那小说,大家不妨回头细看:在安徒生那种以憨容萌态作为底色的冷眼旁观下,能证明皇帝傻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骗子的谎言那般拙劣,他居然会信以为真;可是,如果证明他不是傻瓜,我倒能找到多条理由。比如,作为一国之统帅万民之领袖,他连军权旁落都不介意,可他的皇帝宝座却未被颠覆,他辖地里的生活也能“轻松愉快”,那么,这背后的伏笔所暗示的,难道不也是他的弄权有术驭民得法吗?再比如,作为超级服装控,他并未因为玩衣服这个物而丧失最高首脑之使命这个志,他肯于为那虚有的织物出大价钱,除了有他特殊的爱好,其实也表明,他这个一把手格外重视干部问题,他是希望,那比人事部门组织单位更火眼金睛的织物能发挥神力,替他把“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下属筛查出来;还比如,虽然他特别渴望了解织布工程的进展情况,可他还是能考虑到,要避免自己贸然监工出什么闪失,于是便忍住好奇,先后两次,分别指派同以“诚实”“称职”“理智”“不愚蠢”著称的两位官员出任钦差,那种心机,那种节奏,那种耐性,以及后来率众臣视察织布现场时的不动声色,包括最后,他已经完全判断出来,知道国人都认定了他一丝不挂,可他仍然气定神闲,不光要“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还演戏般地“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请想想吧,哪个昏庸的傻瓜,能具有如此强大的心理调节能力与情感控制能力……如此说来,我们这位权倾天下的大主角与为所欲为的主人公,究竟真白痴还是假傻瓜,是不是还不好轻易下结论呢?

不过,在一心要做翻案文章的我这里结论倒是非常现成,我愿意宣称,我们这位权倾天下和为所欲为的专制统帅与独裁领袖,其实是个聪明的皇帝,他思维缜密,行为诡诈,排阵布局无懈可击。如果一定要指出他的瑕疵,或许,只能说暴露癖算他的一个毛病。

唔,听我这么说,一定有人以为我又在调侃。不,我是认真的,即使没读过《病夫治国》那一类书,我考虑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情感取向时,也喜欢以其生理现象肉身状况作为参照。

暴露癖也叫露阴癖或露体癖,是一种性心理障碍方面的疾病,平民百姓可以罹患,帝王君主也没法绝缘。据说,此症的病源之一是缺乏自信,这让我觉得就更靠谱了——越是官大的人,越是专制独裁型的领导干部,越是需要以阴谋诡计上下其手左萦右拂的政体掌控者,他所面对的不确定因素就越多,遭遇危险的几率就越大,于是,比之于常人,他也就越要疑神疑鬼再翻云覆雨、色厉内荏并外强中干。不过,对这类生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杂烩问题,我不想絮絮叨叨地举例说明,再抽丝剥茧地逻辑论证,对此大家若有兴趣,不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书本经验,去化验一下那些大权在握者的盛气凌人、睚眦必报、贪婪无度、恣意妄为……从中你很容易就能发现,导致他们生理异常心理扭曲的那些心狠手辣与缺德无耻,究其实质,更是失去了约束的权力对他们自信心不足的变相补偿的外在表现;而另有些人,也位高权重,却由于身处于制度的约束之中,便必然要或主动或被动或自觉或不自觉地,懂得知雄守雌、知荣守辱、用权有边界、做事讲职分,于是,仅凭得体而又适度的良好心态,就能规避掉许多宿疾暗症,将阳痿早泄暴露癖等毛病阻截在身体的大门之外……

好了打住,关于我们主人公隐私的猜测到此为止,我可不是那种卖大力丸的电视大夫,没必要为这样的事唾沫横飞。现在,我想提醒各位的只有一点,即,我们的主人公假设真患此病,真喜欢向世人展览隐私,那也没什么不正常的,那也没什么难理解的。可能有人不同意我的猜测,理由是:安徒生没明确交待的就不该算数。对这种不同意我没有意见,但那用以支持论点的论据,我则认为站不住脚。若以安徒生有否明确记叙作为依据,那你得先找找,他在哪里写过,他的主人公是白痴傻瓜?对那暴露癖的质疑,唯有一点我愿意认账:一般这种病患展览自己,都在小范围内,针对个别异性搞突然袭击;可我们的皇帝大人,却以游行大典作为由头,在全城的男女老少面前,大摇大摆地一路亮相,这倒的确有点那啥——但我不想把这称之为过分,我只承认这叫独特,叫个性与官位的彼此般配。一个权倾天下的人,一个对所有下属与子民皆可以任意生杀随便予夺的最高首脑,在性表达上凶悍一点、任性一点、重口味一点、大尺度一点、不拘一格一点、无所顾忌一点……不允许吗?

允许,当然允许,包括允许他以黑为白,指鹿为马,自比正义和真理的代表化身——因为谁都知道,对于皇帝的金口玉言,不允许也屁用没有,若皇帝只轻蔑地回不允许者一句“放屁”倒也罢了,若赶上皇帝正不耐烦,干脆把不允许者的脑袋给揪下来,那参政议政的代价就太大了。如此,久而久之,不光在安徒生笔下这个皇帝的势力范围内,在所有其他类型的皇帝们一手遮天的任何地方,也将尽皆如此,即使在最推心置腹的民主生活会上,“和尚打伞”的“无法无天”也会毫无障碍地得到允许,至于那些“诚实”“称职”“理智”“不愚蠢”的官员们,还得在允许皇帝之前,先允许自己成为抛弃原则丧失立场的人,成为弄虚作假阿谀逢迎的人,这样,从志得意满的皇帝那里,他们才能收获到认可与信任、尊严与荣誉、金元宝与乌纱帽……

 

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有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个人都先后随声附和着,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说到这里,或许可以岔开一句,对“皇帝的新装”那肯定符合教科书规范的第二重意思,即,对成人那种世故圆滑的批判的意思,稍微做一下开脱式呼应。的确,与天真未凿或无知无畏的孩子相比,成年人往往更委琐懦弱,甚至污秽卑劣,但是,若一味地因之便对其穷追猛打,又有点像柿子专挑软乎的捏。倒果为因也是避重就轻,也是欺软怕硬。我的意见是,如欲声讨世故圆滑,那首先必须琢磨清楚,人们何以世故圆滑。当然这个很容易明确,是权势者的淫威,吓得人们只能丢掉西瓜光捡芝麻——虽然,那西瓜指向正义、真理以及尊严,而芝麻只是,并且它毕竟也是,一颗不能再生的肉丸子脑袋。于是,远在事态被激化到需要研究脑袋去留的问题之前,高明的权势者就已经学会了,该如何变着花样地通过各种手段,提前把臣僚和子民的世故圆滑驯化出来,使得早已没有了个人意志的他们,能在唯唯诺诺中、在亦步亦趋中、在巧言令色中和信口雌黄中,活得如猪狗般快乐幸福。

我说这些,是为进一步证明,我们的皇帝主人公作为最高统治者,不但不愚蠢还相当高明。

由于我找不到任何更有说服力的理由去判断那两个骗子的背景出处,不能确定他们是皇帝直接领导的人事部门组织单位的秘密雇员,所以,在我重新推演这个故事时,我只能相信,这桩虚有的织物事件纯属偶然。

事情可以是这样的:

我们的主人公,那个一向只喜欢新鲜衣饰而貌似无兴趣于权力的皇帝,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去检验属下对自己迷信的程度惧怕的程度。当然了,这种检验不能草率敷衍,也得讲究技巧艺术,比如,有时候苦肉计都得用上。话说这天,繁华的城市里来了俩骗子,胡编的鬼话不值一驳。可皇帝高明呀,他一眼就看出了这件事的可利用价值,便当机立断地使出了装傻扮蠢的苦肉之计,完全迷惑了一众属下,然后,他又因势利导,轻轻松松地,合法化了他的性欲倒错。至于经此一番丢人现眼,他无以挽回地成了笑料话柄,那其实是无所谓的。对权

谋之事只要稍有研究,就不难发现,类似于皇帝这样的顶级领导,除了真有许多心智不健全的,即便健全,去装糊涂蛋,也常常是一种策略:在某些时候和某些事上,用昏君之说开脱自己,用失察之辞解释自己,倒更容易让自己有腾挪的空间。道理很简单,一般在皇权社会,在独裁专制的制度之下,由于人们的眼中只有权力,对权力拥有者的信奉与爱戴只是假象,这样,具体的权力掌握者优劣好赖反倒无所谓了;所以,通常的情形是,一个人不论平庸愚蠢到何种程度,只要他的大权没有旁落,只要权力的宝座依然托举着他那贪婪的屁股,那么,他就依然有资格代表和化身正义与真理。

回到《皇帝的新装》。请别指责我对这篇小说的解读太异想天开,我认为,我其实特别忠于原著,否则,我是多么希望从安徒生笔下,能看到那个发出“天真的声音”的孩子保住小命呀,能看到他说真话的“罪行”得到赦免。但戛然收尾的安徒生没就此做出任何暗示,那么,依我对皇帝这类领导干部的了解认识,就没法不看到,长于秋后算账的他们,施威的热情远高于施恩,行暴的劲头也远大于行仁。这是因为,此种制度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要求他们即使是虐杀无辜,也不能良心发现心慈手软,而仍然得穷追猛打狠恶到底,所以,对那个自以为发童言就可以无忌讳的孩子,唯有也上纲上线地严惩不贷,也大动干戈地兴师问罪,才可以确保他们手中的权力,能更加地为孩子的父兄们所顶礼膜拜,并畏之如同洪水猛兽。


展开
目录

开门见标题

——契诃夫的《一个官员的死》

掐头去尾的是与非

——莫泊桑的《我的茹尔叔》

为甚喜新 因何厌旧

——霍桑的《地球上的大燔祭》

悲剧其表 喜剧其里

——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

顾左右而言他

——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

写什么和怎么写

——博尔赫斯的《死人》

“长篇插曲”:节外生枝偏婀娜

——贡布罗维奇的《孩子气十足的菲利贝尔特》

如何判真假 怎样辨虚实

——莫拉维亚的《梦游症患者》

“长篇拼图”:珠散玉碎却斑斓

——克里玛的《一个感伤的故事》

凸显在舞台中央的配角

——罗萨的《河的第三条岸》

“好看”元素背后的东西

——哈齐斯的《伊莎贝拉· 摩纳尔之死》

真白痴还是假傻瓜

——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

应有尽有的现实

——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