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我写作,因为我希望将人类心灵中无言的痛楚转变成文字,用文学写人性人情。
★夏志清、章诒和、李欧梵、余秋雨、三毛、蔡康永等人盛赞。
★散文三大辑:“至念真情”“文学不死”“关怀艾滋”,怀念亲朋挚友,追思故土乡愁,感悟文学文化,关注当下青年的挣扎和勇气。
★文稿依据台湾联合文学原版编校,获作者亲自审定认可。
白先勇研究专家、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俊 亲自作序推荐。
面对人世的诸多悲欢离合、生死无常后,白先勇感叹道:“拥有的从来都是侥幸,无常才是人生的常态,所有的成熟都是从失去开始。”“我一向相信人定胜天,常常逆数而行,然而人力毕竟不敌天命……我们全力以赴,却仍一败涂地。”
在无数次提笔与落笔之间,思索文学的意义、写作的目的,白先勇如是说:“文学是一个民族心灵上,深刻心底的投射,替那个民族说出心中话。”“我写作,因为我希望将人类心灵中无言的痛楚转变成文字,用文学写人性人情。”
在这部散文集中,作者或怀人忆旧,或自述过往,或抒情感怀,或谈文论艺,虽然写的是个人记忆,根子里其实写的是历史。留在白先勇童年记忆底片里的是上海“后的一抹繁华”,而“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漫长过程闪回的是二十世纪中国人历史的流变沧桑。
《树犹如此》节选
一九五四年,四十四年前的一个夏天,我与王国祥同时匆匆赶到学校去上暑假补习班,预备考大学。我们同级不同班,互相并不认识,那天恰巧两人都迟到,一同抢着上楼梯,跌跌撞撞,碰在一起,就那样,我们开始结识,来往相交,三十八年。王国祥天性善良,待人厚道,孝顺父母,忠于朋友。他完全不懂虚伪,直言直语。我曾笑他说谎舌头也会打结。但他讲究学问,却据理力争,有时不免得罪人,事业上受到阻碍。王国祥有科学天才,物理方面应该有所成就,可惜他大二生过那场大病,脑力受了影响。他在休斯研究人造卫星,很有心得,本来可以更上一层楼,可是天不假年,五十五岁,走得太早。我与王国祥相知数十载,彼此守望相助,患难与共,人生道上的风风雨雨,由于两人同心协力,总能抵御过去,可是最后与病魔死神一搏,我们全力以赴,却一败涂地。
我替王国祥料理完后事回转圣巴巴拉,夏天已过。那年圣巴巴拉大旱,市府限制用水,不准浇灌花草。几个月没有回家,屋前草坪早已枯死,一片焦黄。由于经常跑洛杉矶,园中缺乏照料,全体花木黯然失色,一棵棵茶花病恹恹,只剩得奄奄一息,我的家,成了废园一座。我把国祥的骨灰护送返台,安置在善导寺后,回到美国便着手重建家园。草木跟人一样,受了伤须得长期调养。我花了一两年工夫,费尽心血,才把那些茶花一一救活。退休后时间多了,我又开始到处搜集名茶,愈种愈多,而今园中,茶花成林。我把王国祥家那两缸桂花也搬了回来,因为长大成形,皮蛋缸已不堪负荷,我便把那两株桂花移植到园中一角,让它们入土为安。冬去春来,我园中六七十棵茶花竞相开发,娇红嫩白,热闹非凡。我与王国祥从前种的那些老茶,二十多年后,已经高攀屋檐,每株盛开起来,都有上百朵。春日负暄,我坐在园中靠椅上,品茗阅报,有百花相伴,暂且贪享人间瞬息繁华。美中不足的是,抬望眼,总看见园中西隅,剩下的那两棵意大利柏树中间,露出一块愣愣的空白来,缺口当中,映着湛湛青空,悠悠白云,那是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
第一辑 至念真情
树犹如此/ 002
我的昆曲之旅/ 019
少小离家老大回/ 028
翻译苦,翻译乐/ 040
上海童年/ 050
冠礼/ 053
殉情于艺术的人/ 059
克难岁月/ 063
落叶赋/ 071
台北Pastoral/ 072
逝者如斯/ 073
第二辑 文学不死
文学不死/ 076
经典之作/ 087
故事新说/ 112
从圣巴巴拉到旧金山/ 124
文学的悲悯与温情/ 130
与昆曲结缘/ 133
白先勇与余秋雨论《游园惊梦》、文化、美学/ 147
花莲风土人物志/ 169
邻舍的南瓜/ 186
第三辑 关怀艾滋
世纪末最大的挑战/ 194
山之子/ 207
防治艾滋/ 217
书写艾滋·关怀艾滋/ 232
白先勇是当代短篇小说家中少见的奇才。……在艺术成就上可和白先勇后期小说相比或他的成就的,从鲁迅到张爱玲也不过五六人。 ——夏志清
我一直说,先勇是华文文学当今Di一人。……他写时代更写感情,但是在他笔下的世界、人生,无一不耐人寻味。 ——章诒和
大家都知道他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之后,总希望他在作品中传达出某种一鸣惊人的社会观念,但他却一径不紧不慢地描写这某种人生意味,精雕细刻,从容不迫。 ——余秋雨
我也跟着白先勇的文章长大,爱他文字中每一个、每一种梦境下活生生的人物,爱那一场场繁华落尽之后的曲终人散,更迷惑他文字里那份越了一般时空的艳美。 ——三毛
这一篇叫作《树犹如此》的文章,是一个非常坦率而且珍贵的文献,在这篇文章里面可以看到白先勇描述自己真实的人生。 ——蔡康永
因了白先勇在小说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人们常常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在他的小说世界,而相对忽略他在其他文体上所取得的创作实绩。事实上,除了小说之外,白先勇在散文创作领域也成就不凡,风格独具,卓然成家。 ——白先勇研究专家、南京大学教授 刘俊
艺术家生活于公私两个世界。写小说的白先勇,“不可靠”。要识“正宗的”白先勇,要读有嚼头的文字,得读他的散文、随笔、杂文。 ——作家、学者 刘绍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