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社会问题专家山田昌弘的著作。
“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鲁迅对自己少时境遇的描述,用来说明本书中研究的日本这种社会现象,再贴切不过了。
在发达国家中,日本总体上是社会差距(格差)较小的社会,曾号称“一亿总中流”,不同社会阶层间的流动也相对较少,但原本过上了“中流”生活又逐渐失去足够支撑而走下坡路、最终“坠入困顿”的也并不少。
本书作者从年龄层、家庭构成、婚姻状况、职业状况等角度入手,分析了那些从“中流”逐渐“坠入困顿”的人生活状态发生转折的成因,描述了他们的现状,估测了他们的未来,并提出了对策。
读这部著作,不仅可以目睹“繁华”“精致”的“日本相”之下感性的社会面容,还可以在“数目字”的层级上对它有更深一步的冷峻了解。
能否维持中流生活的竞争 为避免下坠而竞争可谓当代日本社会的一大特征,其实 质是为了维持中流生活所进行的竞争,也就是为了不坠入“下 游社会”而做的竞争。这种竞争绝不是积极向前的,而是倒退 的。因此,准确地说,是为了免于坠入底层的竞争或者挣扎。 “下游”这个词是市场运营分析家三浦展推广的概念。他 的著作《下游社会——新阶层集团的出现》(2005 年,光文 社新书)一经出版便成为当时的畅销书。三浦在书中描绘了 一批只要获得基本生活需求就心满意足的,即所谓“没有上 升志向的年轻人”。这批人并没有贫困到吃不饱饭,他们甚至 还能和朋友们一起娱乐、玩耍。不过这批年轻人是没有未来的。该书首次明确使用了“下游社会”这一概念来呈现这批 年轻人的状况。 在三浦的《下游社会》之前,我曾写过《单身寄生族 的时代》(1999 年,筑摩新书)和《希望格差社会》两本 书,分别对当时年轻人所处的社会状况进行了描述——和父 母住在一起,所以维持了他们的中流生活。我们用“单身寄 生族”① 1这个词形容这一状况。同时,这种状况也表明这个社 会很难让人对未来抱有希望。正因如此,几年后,我提出了 “希望格差社会”这一概念。
序章 何为“为避免下坠而竞争”?
第一章 下游化的中年单身寄生族
第二章 单身寄生族被发现的时代
第三章 置身于多样性和风险中的年轻人
第四章 遭遇“格差”的第一代
第五章 居高不下的非正规化和未婚化
第六章 日本之外的单身寄生族也在增多
第七章 “避免下坠的竞争”的结局
终章 努力摆脱“避免下坠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