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张马:泖塔的故乡
0.00     定价 ¥ 3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上海市普陀区图书馆
  • ISBN:
    9787545817089
  • 出 版 社 :
    上海书店
收藏
编辑推荐

张马历史悠久,为“泖州古遗址”所在地,受古文化“泖塔”“福田寺庙”等的熏陶。作者花费数十年收集有关“上海青浦张马镇”的历史传承、民俗民间文化资料,汇聚成稿,该书可作为了解传统文化习俗的知识读物。

展开
作者简介

孙耀佐,1945年生,上海市文联会员、上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青浦区文联会员、青浦区作家协会会员、青浦区民间艺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经被誉为“田歌王”“农民编导”“民史专家”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稿详细介绍了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张马村的历史沿革、乡土物产、民间习俗等。对于了解、梳理和保存作为青浦区美丽乡村试点村的张马历史文化、民俗传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了解传统文化习俗的知识读物。张马村位于上海青浦区朱家角镇,是青浦区美丽乡村建设首批试点村,是江南水乡典型的古村落,有着独特的语言文化,深厚的人文情怀,丰富的特色物产,更是唐代古塔的故乡,距今已有1160多年历史。张马于1997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历史文物灯塔遗产”。2015年,国家***公布,命名张马村为“中国历史古村”。
展开
精彩书摘
  古韵张马源远流长
  有诗为证:
  断岸三百里,萦带松江流。深非桃花源,自有渔者舟。
  闲意见水鸟,日光泛觥筹。何当骑鲸鱼,一去几个秋。
  此八言吟诗,乃宋代学者梅尧臣游览泖河时所作,可见当年泖河风光如此了得。泖河,距历史名镇朱家角10公里之遥,上连淀山湖、下接黄浦江。古代泖河属谷水一部份,有上、中、下之名,后谷水湮塞,仅存泄水道,三条泖河与上海市郊的“九座山”构成了“三泖九峰”自然景观胜地。悠悠泖河水,从远古流淌到今朝,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张马人。据考古发现,泖河底下有马桥文化印痕的陶片和石锛,还有春秋战国吴越文化的瓷杯残片,被市文保委定名为“泖州古遗址”,经考证在3000-4000年前,老祖宗就在此劳动生活,繁衍生息。
  唐朝乾符年间874—879年,历史记载,知名高僧如海在泖河中筑台建塔,凿井建亭。因为该古塔筑于泖河中的一个小岛上(现名太阳岛),故而名曰“泖塔”。泖塔塔身方形高五层,造型颇具唐代风格,恰似拔地而起的巨型金刚。后来高僧如海手头有些阔绰了,又在泖塔四周建了不少的殿阁禅院,正经八百地喊出“福田寺”的名字。泖河河面阔,河底深,是江、浙、沪水上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船只穿梭,均以泖塔为航标,千百年来,那盏塔灯昼夜不熄,成了泖河又一景。清道光十五年,时任江苏巡抚林则徐到青浦勘察水利时,曾登塔看泖河水势。1997年,泖河中的航标泖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历史灯塔遗产”,泖塔可算是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
  南宋景定年间,官方正式赐“福田寺”匾额。传到明朝僧人智明一代,他又在福田寺大兴土木,建大雄宝殿,造宝藏阁;以后,福田寺建筑群变得越发宏伟庄严,堪称泖河一绝。
  从此,金铃宝塔四只角,风吹金铃嗡嗡响;木鱼撞钟诵经声,香烟袅袅绕黄袋;三泖九峰十八弯,曲曲弯弯皆是景。这里夜视豁然开朗,三泖环抱,远峰近水,炊烟阵阵,小桥流水,既有山水画之旷远,又有浓抹淡妆之秀丽,晴空雨虹,变幻莫测,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商贾显贵,他们骑着马,乘着船,抬着轿,先后踏上泖河风景区,潇洒走一回。如朱熹、赵孟頫、陆树声、王安石、董其昌都在福田寺里题款树碑,为泖河地区的文化积淀,注入了一笔厚重的“压箱底”财富。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