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17辑
0.00     定价 ¥ 4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上海市普陀区图书馆
  • ISBN:
    9787542650061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收藏
内容介绍
  《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17辑)》是由上海市档案馆主编的"上海档案史料研究丛书"的新推品种,收录有关上海城市发展历史的学术论文和历史资料20余篇,分为专题研究、回忆录、口述史、读档札记、档案指南、档案架、译林、学术动态等板块,内容翔实丰富,兼具学术性、资料性和可读性,是上海城市发展研究的颇有价值的参考图书。
展开
精彩书摘
  《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17辑)》:
  广东东莞县人,光绪十八年壬辰科第三名进士,授职编修,曾充云南乡试副考官、贵州乡试副考官,庚子年间时任国史馆协修。①“关咏琴”即关以镛,广东开平县人,光绪二年丙子科顺天乡试举人,光绪九年考取总理衙门章京,曾在总理衙门、刑部任职,光绪二十三年六月充总理衙门同文馆提调,庚子年三月“经总理衙门奏请照章交军机处记名以海关道员用”。②很明显,广肇公所指名“照收”汇款的四人即“京都粤东会馆京官公函”中署名前四位者。 
  北京粤东会馆与上海广肇公所虽然都是广东同乡组织,但二者由于组织者身份的差异与所处城市的不同,在以往的历史中交集并不多。北京城里的粤东会馆创建于明代,至晚清已历时久远,“风雨其零,榛莽不翦”,“都中士夫,每逢高会,则假别馆”。于是光绪八九年间,“乃谋建新馆于南横街”;光绪十九年冬,粤东新馆“动土以待”,由“云南抚军黄植亭、江西粮道邓莲裳、署津海关道黄花农、福建候补道何碧旒、在籍候选道刘问刍,先后捐集七千六百余金”;光绪二十二年,新馆竣工。“自斯馆兴工后,戴少怀、丁伯厚大考开坊,许筠丈由仓场擢总宪晋工部尚书,杨蓉浦以副宪擢兵部侍郎,黄植亭以桂藩开府滇池,邓小赤以苏藩开府皖江”,撰写《重修粤东旧馆碑记》的张荫桓本人则“年甫六十,辄蒙赐朝马,渥膺异数”。张荫桓因此颇为得意:“余维吾粤缨弁,近始萌颖,山高水长,正复无量。”在张荫桓眼中,粤东会馆的兴衰沉浮甚至成为粤籍京官群体仕途显达与否的预示与象征。由此可见,粤东会馆主要是粤籍京官出资兴建并进行聚会活动的固定场所,广义上等同于粤籍京官的同乡会组织。与粤东会馆以官员为中心不同,上海广肇公所的中心是商人。上海广肇公所初建年代不详,1862年毁于小刀会战乱,1872年由“广州、肇庆两郡旅沪同乡集资重建”④。虽然“首倡作重新之举”的是时任上海知县的粤籍官员叶顾之(廷眷)。
  ……
展开
目录
专题研究
广肇公所与庚子救援——兼论清末上海与香港社会
救助之异同
“清室之亡,实亡于上海”析——兼论新书业与
“君宪”、“革命”之关系
论上海法租界时期今思南公馆街区之文化特点
“乙酉学社丛书”的翻译与出版
——兼论科学知识人在战时上海的困窘与出路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民国时期青帮上层人物结构探析
中国纺织机器制造公司的技术管理(1946—1948)

口述史
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亲历记

译林
上海法租界纪事(1846—1898)

读档札记
严复致盛宣怀函十二通
民国时期一位“新上海人”的文化生活
——为Z君“拼图”

档案架
上海书业公会关于版权纠纷案档案
辑录(一)
1931年上海化妆品业调查(一)
1932年《旅程琐记》
越剧名伶筱丹桂自杀档案史料辑录(二)
上海越剧业档案史料选编(1952~1955)
1955年上海古玩业改造史料

档案指南
皖浙两省地方档案馆藏上海小三线建设档案资料概述
上海市档案馆第26批开放档案简介

学术动态
“法租界与近代上海”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综述
《日出东方——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红色记忆》
出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