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生命的密码:2018《上海纪实》精选本
0.00     定价 ¥ 5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上海市普陀区图书馆
  • ISBN:
    9787549629428
  • 出 版 社 :
    文汇出版社
收藏
内容介绍
  《上海纪实》电子刊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于2015年5月创办,依托上海作协主管主办的华语文学网在线出版,为国内专注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的多媒体电子期刊。创刊以来,全力推进平台建设,截至2018年12月,电子刊和微刊按照每个季度一期的节奏,不间断地在线出版了15期,累计刊出300多万字的原创纪实作品,不仅刊发了众多当代著名作家的新作,接续了上海纪实文学创作的丰厚传统,同时还培育、发掘、团结了上海一批有志于纪实文学创作的中青年作家新生力量,初步形成新鲜、厚重、广博、灵动的风格特征,得到文学界的关注和认可,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平台的视觉呈现不断优化,技术稳定,运行平稳。
  《上海纪实》倡导“在场”精神,关注当下,直击现实,记录历史、时代变迁,反映时代进步和人的精神成长历程,体现创作者责任担当、理性良知、人文情怀,追求真实性、思想性、文学性三者统一。秉持这一办刊宗旨,《上海纪实》以关注和反映当下现实生活的作品为重点,这类作品集中体现在《专题》《在场》《弄潮》《亲历》等栏目,也散见于各个栏目;与此同时,积极提倡作品题材的广泛性和叙事风格的多样性,既有重大现实及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也有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作品。
展开
精彩书评
  ★《上海纪实》倡导“在场”精神,关注当下,直击现实,记录历史、时代变迁,反映时代进步和人的精神成长历程,体现创作者责任担当、理性良知、人文情怀,追求真实性、思想性、文学性三者统一。《上海纪实》积极提倡作品题材的广泛性和叙事风格的多样性,既有重大现实及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也有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作品。
  ——《上海纪实》主编 朱大建
展开
精彩书摘
  《生命的密码:2018<上海纪实>精选本》:
  C919首飞机组的五名成员,有三位原来都是飞行员、机长,经层层选拔而成为商飞公司的试飞员,其他两位则是试飞工程师。在此,我们不妨将试飞员和试飞工程师的职业向读者朋友“普及”一下。
  试飞员与飞行员的最大不同是,他们所驾驶的飞机从未有人飞过,更未载过客人。曾经有人描述道:飞行员载着乘客必须保证每个人的安全,因此他们总是飞行在安全的“中心线”;而试飞员却要驾着飞机飞行在安全线的两个边界,去触碰安全的“底线”,以自己试飞过程中的“不安全”,换取未来乘客的“更安全”。他们需要在“安全”与“危险”的临界点做种种试验,获取各种数据提供给设计师和生产方参考改进,确保今后飞机载客时的安全。
  试飞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颇高,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高超的飞行技能和经验,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诚实的个人品格。每次飞行结束后,试飞员通常都要回答三个问题:今天飞了什么动作?飞机发生了什么问题?解决的方案是什么?前两个问题一般都能回答,关键是第三个问题,即要求试飞员从现象看出本质,掌握飞机究竟哪些部位出现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针对存在的问题,试飞员当然要提出解决方案供设计人员参考,这对试飞员的语言表达能力显然是个挑战。过去的机载测试只有一个能记下12组数据的示波器记录仪,其他试验情况则需要口头描述,试飞员必须用相应的技术语言将问题明白无误地说出来。如是,试飞员的航空理论也须扎实,得充分了解飞机的设计思路和特性,尤其对存在的问题要十分清楚,有准确的判断和认识。
  当一名试飞员真不容易啊!有些人不禁为他们的工作难度慨叹。且慢,还有更值得惊叹的事呢!
  除了专业的理论功底、精湛的飞行技艺和处事不惊的应变能力,试飞员还要具备对许多人来说都颇为难得的素质,那就是:不惧风险的献身精神。自从法国试飞员欧仁。勒菲弗在1909年的一次试飞时不幸遇难——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为试飞而献身的试飞员,“试飞”这项工作就被人们视为“高危”职业——之后的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20世纪50年代,试飞员的死亡率竟达每周都有一人遇难的程度!直到60年代,由于航空技术的成熟、地面测试及模拟实验的导入,此项工作的危险性才大幅降低。
  由于试飞员工作的特殊及其综合素质的要求,世界上一些国家相继建立了专业的试飞员学校,专事培训高素质的优秀试飞员。这里,我们愿向读者介绍一所美国的试飞员学院,之后要提及的C919首飞机组三名成员——蔡俊、吴鑫、钱进,都曾在此接受过严格的学习与培训,并取得不俗的成绩。
  作为广受赞誉的老牌试飞员培训机构,“美国国家试飞员学院”(NTPS)不啻是许多民机试飞员心中的“圣地”。该学院成立于1981年,通过长期培训来自美国及世界各国的试飞员和试飞工程师,学院在培养训练民机试飞员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渐形成一套国际广泛认可的试飞员培训课程体系。在培训过程中,理论学习和上机实践紧密结合,互为补充,以确保达到最佳效果——看来,美国人也深谙“理论联系实际”之重要,真理确实具有普遍的启迪和推广意义。
  新飞机或机载系统的评估需要以扎实的数学、物理知识及丰富的飞行经验为基础。由于学员大都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学院为此专门设置了预科阶段学习,帮助学员掌握包括数学、物理、空气动力学、飞机性能、稳定性和操作性评估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学院同时还要求学员进行团队建设测试、数据分析和报告书写等方面的实践,并增加了试飞员在轻型飞机和中型飞机上集中复习训练及试飞工程师在轻型飞机上介绍飞行的科目。
  很难想象,在如此“塞满”时空的“填鸭式”受训中,学员是否还有正常人的生活?!莫非,正是由于这种“非正常”,才塑造了日后“超常”的试飞员?
  当几个阶段的学习培训即将结束时,学院会要求所有学员都参与项目结束的评估,目的是将掌握的知识应用到飞行实践中去。通过在学院的学习,每名试飞员和试飞工程师都会获得相应资质,获取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储备。然而,这仅仅是民机试飞员成长路上的第一步。今后,他们还需通过转机型培训等方式更加深人地熟悉试飞,直至各种机型的性能了然于胸,这才可能成为民机型号试飞的中坚力量。
  那么严苛的培训,那么繁复的程序——想要成为合格的试飞员委实不易,真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当我们简要介绍了美国国家试飞员学院并知悉了他们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水准后,我们不得不钦佩中国商飞公司高层宽阔的视野和超前的意识——只有把自己的试飞员送到世界上最顶尖的学校,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组建一支技艺精湛、心理素质超强、熟悉国际飞行规则、能文能武且善于打硬仗、打胜仗的一流试飞员队伍!
  被送往美国国家试飞员学院的学员也确实没辜负公司领导的期望。就说C919首飞机组的蔡俊、吴鑫和钱进三位吧,他们曾先后去那里学习,其中蔡俊和吴鑫学习了一年,钱进学习时间稍短一些。他们克服种种困难,都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所有规定课程与项目,蔡俊还凭借其出色表现获得学院授予的“优秀学员”荣誉称号。
  除了美国的试飞员学院,国际上还有一些同类院校,如南非试飞员学院、中国试飞员学院、俄罗斯试飞员学校、加拿大国际试飞员学院等,他们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在业内也颇有影响。C919首飞机组的两名试飞工程师马菲和张大伟就是在南非试飞员学院毕业的,他们在那里学到大量与“试飞工程师”工作有关的专业知识,为日后C919试飞时更好地行使自己的职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展开
目录
序言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谁持彩练当空舞
——记著名影视导演滕俊杰
周瑞金:宁做痛苦的清醒者
民心民意给了我良知与勇气
——回望四十年前话剧《于无声处》创作、演出
《伤痕》发表前后
壮哉“第一飞”
——C919首飞机组纪实
叶永烈:燃点一九七八
俞天白:与时代一同脉动
30年前采写邓公小平在中国开股市
中苏边境“解冻”见证记

【弄潮】
生命之种
生命的密码
——赵国屏和俞自由的故事

【在场】
张国樑:“阳光动迁”首倡者
阿拉喝上了长江水
上海八日
春雨初歇书隐楼
悲壮的“中国芯”
长兴——长兴
我与排爆手的心灵之约
用脚走出来的作品
——《权力清单:三十六条》创作札记
魔都的温度和温情
——记洁蕙律师和她的救助高架道路流浪猫团队

【记忆】
看徐开垒先生怎样当报人
父辈的来信
石评梅:恩怨尽付春光中
“在新四军,就像在鲁迅家里一样!”
——忆念已故左翼文化人黄源

【亲历】
在日本杀同胞服刑十年期满,回中国后,他为何被迫加
刑期八年?
我的俄乡纪行
归去来兮
——我的鸽子缘
沉重地飞翔
——写在咫尺彼岸之后

【往事】
名画劫
111年前的校园枪声

【万象】
画坛兄弟陈逸飞陈逸鸣
“江南壶怪”许四海
松江九亭荟珍屋
我们的芳华岁月与电视中学
生命的阳光照亮宇宙
——轮椅上的科学奇才霍金
张涤生和中国整复外科
小京胡,大名堂
崩盘
黄浦滩上第一个华人巨富叶澄衷

【风情】
莫干山的四季
嘉定的两座公园
从杨树浦到十六铺
麦德林的中国诗风
——赵丽宏在麦德林诗歌节
我的窠娘
——上海弄堂里的最后一个“出窠娘”
恩重如山的爱情
——访翻译家王志冲
寄声浮云往不还
——且熟且陌五角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