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维新派梁启超等大力倡导“小说界革命”,小说理论面目一新。小说地位空前提高,以至于被奉为“国民之魂”“正史之根”“文学之最上乘”,再也不是无足轻重的“街谈巷语”“琐屑之言”了。
小说按描写的特定内容分为:武侠小说、言情小说、谴责小说、历史小说等。武侠小说在中国文坛算得上是一朵奇葩,它以独特的文学形式、风格、题材、命意及专门用语,勾勒出一幅又一幅充满传奇色彩的“江湖众生相”。它表彰世上的公平与正义,名正言顺地标榜着“替天行道”,强调着劫富济贫、惩强扶弱,其中更穿插了虚实相生的武功,曲折离奇的情节,娓娓诉说着江湖侠士、英雄儿女们可歌可泣的故事。武侠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与中华文化传统血肉相连,通篇都洋溢着中华儿女特有的生命情操感。
武侠小说是中国小说中的一个流派,这个流派从古至今经历了三次演变,它们分别是:“中国古代武侠小说”“中国旧派武侠小说”“中国新派武侠小说”。中国古代武侠小说是指从先秦两汉至清代末年的武侠小说;中国旧派武侠小说是严格意义上的武侠小说,它的兴盛期大致在辛亥革命至1950年左右,是相对继它以后出现的风靡全世界的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新派武侠小说而言的;中国新派武侠小说是指在中国旧派武侠小说的基础上,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兴起的小说,它的开山始祖是梁羽生和金庸。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