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蜀道通途——宝成铁路建成通车与电气化改造
0.00     定价 ¥ 29.8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崇明区图书馆
  • ISBN:
    9787546317601
  • 作      者:
    张学亮编写
  • 出 版 社 :
    吉林出版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蜀道通途:宝成铁路建成通车与电气化改造》碧水青天:十三陵水库施工建设与胜利竣工,冈铁丰碑:武汉钢铁基地设计施工与建设,海天雷鸣: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炮击金门,两弹之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成立,友谊裂痕:赫鲁晓夫访华与中苏关系恶化,历史罪证:美帝无理扣留残害中朝被俘人员,凯旋之师:志愿军全部撤出朝鲜回到祖国。
展开
精彩书摘
    自古有许多英雄豪杰都在宝鸡留下了令人追怀的古迹,宝鸡郊外的姜城堡,相传是古代炎帝神农氏的故里。宝鸡钓鱼乡的钓鱼台,则是古代军事家姜子牙从山东逃来隐居钓鱼的地方。汉高祖刘邦使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策略,在这里拉开了楚汉争战的序幕。而宝鸡的得名,相传是因秦惠王游猎陈仓山,得到一只声鸣可传数十里的宝鸡,才将陈仓改为宝鸡的。
    邓小平当时就意识到,千年蜀道,必将成为新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阻碍。
    出生于四川的邓小平深知,四川地处内陆,没有海岸线,境内横贯长汀。浩浩江水,向东流入大海。身在丘陵、盆地的四川人,一向有海的情结。大海,是四川人走出盆地的向往。
    邓小平的童年时代,就是在四川保路运动的风潮中度过的,这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后来成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邓小平从16岁留学法国勤工俭学、投身革命之初,就开始寻找救国之路。这么多年过去,邓小平更切身体会到,四川环绕着高山和峡谷,因此,四川人从古就有路的情结。路,牵连着四川人近半个世纪的梦。
展开
目录
一、中央决策与规划
邓小平决心修建宝成铁路/002
中央决定在西部大办交通/006
毛泽东发出修筑铁路号召/014

二、线路勘测与设计
勘测设计宝鸡至略阳段/018
勘测设计成都至略阳段/028
确定翻越秦岭中线方案/033

三、修路架桥开隧道
修建成都至绵阳段/038
修建宝鸡至双石铺段/047
修建宝成路灵官峡融060
修建灵官峡至黄沙河段/073
修建绵阳至广元段/080
修建广元至略阳段/084

四、铁路通车与改造
宝成铁路全线通车/102
宝成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108
宝成铁路全线实现电气化/11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