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的上海曾经是远东的金融中心。为了学习和了解什么是证券交易所,筹备组找来了几位曾参与旧上海证券市场的老人座谈。
但由于在战乱中,中国的民族工业没有很好地发展,旧上海的证券市场也没有很好地运作,且这些老人只是一般的参与者或工作人员,虽然热情很高,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调研了一圈,尉文渊仍然一头雾水。他们最大的难题就是“不懂”,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尉文渊和筹备组的同事们可以说是“股盲”。他们唯一可以间接借鉴的办法就是出国考察,但此时要出国是很敏感的,所以几乎没有机会。于是,尉文渊就决定从最容易的选址开始。
先要找个交易场所。这是件很具体的事情,尉文渊一下子感觉到把事情做实了,就不再那么茫无头绪了。
证券交易所的房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尉文渊在一《大胆尝试: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营业》的封面上看到过一张香港联交所交易大厅的照片,于是就一心想找这样一个大厅。
他每天坐着公交车到处找大厅的时候,心里仍然不清楚这个大厅该派什么用处,席位的含义到底是什么。他找过汉口路旧上海交易所的旧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