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佤族
0.00     定价 ¥ 34.8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崇明区图书馆
  • ISBN:
    9787546329161
  • 作      者:
    李咏梅编著
  • 出 版 社 :
    吉林文史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丛书文字优美生动,图文并茂,涵盖了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囊括内容之广泛、出版规模之巨大,在国内罕见。
    由李咏梅编著的这本《佤族》就是该套系列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佤族的来源、婚姻与家庭、艺术、神话、习俗和宗教信仰。
展开
内容介绍
    《佤族》,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佤族的简介如下:
    在由高山、深谷、林海组成的神奇、秀美的阿佤山上,生活着一个勤劳、勇敢又充满着智慧的民族——佤族,他们热情好客,是居于中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古老民族,是形成我国山地文化的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运用南亚语系——中国孟高棉语的诸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佤族的艺术历史悠久,异彩纷呈。尤其是音乐、舞蹈、绘画等成就较高。佤族俗语说:“没有歌舞,吃饭不香。”
展开
精彩书摘
    佤族的婚姻状况也分为三部分:谈恋爱、订婚、结婚,但是,有着佤族自己的独特之处。
    婚姻第一部曲:
    谈情说爱“串姑娘”(即求爱)。
    佤族的婚姻,大都是通过自由恋爱缔结的。结婚的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大多男大女小。但青年男女从十五六岁便可开始参加谈情说爱的社交娱乐活动。这种恋爱活动,俗称“串姑娘”。
    “串姑娘”也叫“绯娘绷”,一般情况是这样的:青年男女们利用白天赶集、节日、劳动或者探亲访友的机会聚在一起,玩耍交谈,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到了晚上,姑娘们和自己的同性好伙伴们或在自己家,或者在伙伴家或者在寡妇家,等着小伙子们来。而小伙子们则穿戴整洁,并带上三弦、笛子、葫芦笙等,与自己相处得较好的同性伙伴来串姑娘。青年们围在火塘边,无拘无束,或打打闹闹,或说说唱唱,对着自己的意中人吹口弦,唱情歌,快快乐乐。
    “串姑娘”是以群体方式进行的。在正式确定恋爱关系之前,单独活动的较少。在此活动中,男子始终处于主动地位。除此之外居住在沧源地区的佤族还有一种独特的风俗——“独特然木”,这也是一种恋爱的习俗:当地的小伙子看中了某个姑娘时,便伺机抢走姑娘的项链、手镯、项圈等装饰品,表示向姑娘求婚。即使姑娘心里也非常喜欢小伙子,也要大嚷大叫,假意反抗,装作不满意的样子。这就是当地所称的“独特然木”。女子的装饰品被夺走后,过了两三天不去要回的话,表示姑娘已经接受了小伙子的求爱。于是男女双方就要带着礼物去媒人家,请人占卜,直到卜出最满意的结果为止。最后,男女各自告知父母便可以议定订婚和结婚的日期。
    那姑娘怎么选择意中人呢?姑娘们向心仪的小伙子表达爱情的另一种方式是“梳头”。这种传统习惯主要出现在双江地区。“梳头情话”独特而有趣,是一种融情、乐、歌、舞、礼、德为一体的特色风情。“司诺”(小伙子)与“崩格”(小姑娘)的恋爱,一般是在秋收时节和冬春之际进行。当月亮出山照亮竹楼之时,“司诺”换好干净衣服,肩挂挎包(里面装着给“崩格”的礼品和烟具等物),手拿乐器(木琴或芦笙、笛子),约上几个朋友一起吹弹着乐器到“崩格”家去“串”,享受“梳头情话”之乐,寻求人生的伴侣。
    每当夜幕降临时,姑娘依照传统习惯,拿一张凳子坐在门外屋檐下,等着给自己看中的小伙子梳头,彼此窃窃私语,或边梳边唱。歌词一般是:阿妹,拿出你的好烟给哥抽,拿出水酒喝个醉。月亮挂在树顶上,拿出梳子梳哥头。
    “崩格”回唱:
    隔山隔水不隔音,阿哥的声音如春风,只要阿哥不嫌丑,阿妹哪忘阿哥情。梳完后姑娘才进屋跟小伙子谈情说爱,姑娘的父母自动避开让女儿尽情地谈唱。小伙子知道姑娘的情意后,就给姑娘赠送手镯、耳坠、项圈或梳子、镜子等信物作为定情之物,姑娘对小伙子的礼物一般都不会拒绝,以免伤了对方的自尊心。收下礼物后,双方便确定了恋爱关系。
    如果多人同时喜欢一个姑娘怎么办呢?一般姑娘对礼物来者不拒,不管谁送的礼物都会一一收下。因为她们认为,送礼物的小伙子越多,说明自己的相貌、人品等条件越好,越感到光彩。姑娘的父母也会为串女儿的人多而感到高兴和自豪。但对不想继续发展关系的小伙子,礼物会很快偷偷退还给他的。
    在西盟地区,佤族男女确定恋爱关系后,小伙子向姑娘索取漂亮的花头巾、耳环等具体的实物,认为它能代表姑娘的灵魂。然后请媒人拿着告诉小伙子的父母:“你的儿子把姑娘的灵魂拿回来了,看你们是否同意?”这时父母才知道儿子有对象了,便立即滤水酒,杀鸡做鸡肉饭,请亲属、朋友来吃,将喜事公布,并杀鸡看卦,占卜吉凶。然后由媒人端一碗鸡肉送给女方父母,并告知卜卦的结果,征询对方的意见。如果卦象不好,父母也不同意,男女双方的感情又不深,则女方家赔偿男方招待亲朋好友和卜卦的费用,婚事告吹。如果男女感情确实很深,坚持这门婚事,父母也就不再阻挠,尊重孩子的意见。但也有少数家长干涉子女的婚事的,尤其是女方父母的干涉较为明显,若二人感情坚贞不屈,就双双逃出寨子过日子,以示反抗,然后过一段时间再回来,此时,“生米已煮成了熟饭”,父母也就作罢,同意二人的婚事。看来,婚姻的成败关键还是看小夫妻的意志和智慧。
    ……
展开
目录
从[司岗里]走出来的民族
奇特的佤族婚姻与家庭
[穷考罗]——佤族的庆典
异彩纷呈的佤族艺术
蕴藉丰富的佤族神话
独具特色的佤族习俗
广泛的宗教信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