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
0.00     定价 ¥ 34.8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崇明区图书馆
  • ISBN:
    9787546341422
  • 作      者:
    张利编著
  • 出 版 社 :
    吉林出版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西方、中东、远东都在重组社会秩序,各个文明都处在前所未有的动荡、变革和发展中。这个时期诞生了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的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老子、孔子……世界文明群星璀璨。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较其他文明国度更是辉煌。这个血与火相涤荡的历史时期,保持着原始的野性和活力。在诸侯争霸兼并的刀光剑影中,诸子峰起,道家、儒家、法家、阴阳家、墨家、农家、兵家……异彩纷呈,华夏文明的丰富性、包容性令人惊叹。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中国历史朝代更迭·春秋战国:风起云涌》为丛书之一,这个血与火相涤荡的历史时期,保持着原始的野性和活力。群雄逐鹿咄咄逼人,战火纷飞热血澎湃,百家争鸣纵横捭阖……
    《中国历史朝代更迭·春秋战国:风起云涌》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展开
精彩书摘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烽烟弥漫,诸侯并起,天下纷争不断,井田制的逐渐瓦解以及铁器的普遍使用,使得土地私有制成为可能。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周天子的统治地位荡然无存。各国的变法都顺应了时代潮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封建经济最终确立的基础。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文学、艺术方面也多有佳作传世。频繁的战争使得百姓流动性加强,促进了华夏民族的融合,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展开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建立起来。
    (一)分封制与宗法制
    在西周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两种政治制度,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使得耕作速度明显加快,很大程度上冲击着这两种根本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但也加快了社会变革的步伐。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传统的分封制。
    分封制度萌芽于夏朝,盛行于西周时期,它是国君将田邑赐给宗室臣属作为俸禄的制度。周天子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起诸侯国,一旦被封,世代相传,即实行世袭制。受封的诸侯在封地内不但享有行政统治权,而且拥有对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权,但受封的诸侯必须对周天子尽一定的义务。各诸侯国的义务是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向周天子贡献财物并派兵随从周王作战,接受周王之命,出兵保卫王室或征伐反叛者等,同时对周王的婚丧嫁娶、巡狩等也要尽义务。诸侯国享有的这些权利为日后分封制的继续实行埋下了隐患。周王先后分封的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
    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微,各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形成诸侯争霸的局面。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襄王派代表参加,盟约的主要内容是:不准壅塞水源;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这些内容,有些是各国在经济上互相协作的要求,有些是维护宗法统治秩序的需要。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通过葵丘的盛会,齐桓公终于达到了联合诸侯、称霸中原的目的,这也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标志着分封制的崩溃。
    分封制体现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天下一统政治局面,各封国具有保卫王畿、保护国君绝对安全的义务,这和西周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低、政治不平衡、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形相适应,有—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各诸侯国在封地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变成了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
    ……
展开
目录
一、政治局势
二、经济发展
三、群雄争霸
四、思想文化的繁荣
五、春秋小典故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