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瞎话儿》:
青龙河与聚宝盆
河北省的燕山深处,长城脚下流淌着一条清澈河流,九曲回肠,顺着山势走向南流。这条河发源于内蒙古的多伦附近,流经秦皇岛市的青龙满族自治县和卢龙县境内,注入滦河。河水清澈甘甜,哺育着两岸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这条河的发源,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神话传说。
很早以前,这条河是一条干涸的河,只有雨季,才不断流。河的源头有一个村庄,村里有一户财主和一户穷人。穷人家娘俩,母亲孀居,儿子叫庆隆,十四五岁。庆隆的爸爸在世的时候欠下了财主的阎王债。本利盘剥,还不起债,母亲只好叫庆隆给老财主打工抵债。
老财主家养了一匹马,每天让庆隆给马割草。庆隆人小,机灵勤快,一边给财主家割草喂马,一边侍弄自家两亩瘠薄的土地,母子俩相依为命。
这年大旱,三伏天也没落一滴雨,大地旱得直冒烟,庄稼旱得一擦火镰都能点着,草木干枯了,哪里还有青草呢?老财主蛇蝎心肠,庆隆割不来草,挨打挨骂不算,还要扣工钱。
有一天,庆隆愁眉苦脸,背着草筐,拿着镰刀,漫山转悠,突然,他发现一座山崖下有一片草长得湛青绿叶的。他急忙来到跟前,放下草筐,挥镰把这一片草割下来,正好装满一草筐,高高兴兴地把草背回老财主家。第二天,他又来到这里,惊奇地发现昨天割过的地方,又长出一荐又绿又嫩的新草,他心里想:真是老天不灭大傻瓜。他急忙把这片草割下来,又正好装满一草筐。从此,他一连几天,都在这里割草,可是,时间一长,引起了老财主的怀疑。老财主心里纳闷:天这么旱,草都枯死了,他是从哪里割来的又鲜又嫩的青草呢?老东西要一探究竟。这一天,老财主悄悄地在庆隆后边盯梢,看他是从哪里割来的草。老财主发现原来庆隆是从一座山崖下面割来的,等庆隆背起草筐走后,老东西发现这里又长出一茬嫩绿的青草。老财主心里犯嘀咕:天这么旱,漫山遍野没有一片绿的地方,这里的草却绿油油的。怪不得他每天能割到青草。老东西眉头一皱,鬼点子冒出来了。自言自语地说:“我把这片草连根挖下来,看你还上哪儿去割!”想到这里,老东西回家取来?头,挖这片草根。突然,他发现草根下面有一个小石盆,粗粗糙糙的,他抡起?头就砸,小石盆被砸得直冒火星,一骨碌滚下山崖去了,老财主皮笑肉不笑地回家了。
第二天,老财主催促庆隆给马割草,说:“今天割不来草,扣你半年工钱。”
庆隆背起草筐,直奔这座山崖下,到地方一看,傻眼啦,草根都被挖出来晒干了。庆隆哭丧抹泪,背着空筐一步一挨地往山下走,他走到山下,发现一个小石盆,穷人没有钱购置家具,心想:把小石盆拿回家去做狗槽子吧。他把小石盆拾起,放到草筐里,背回家。庆隆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母亲。
庆隆家里养了一只狗,饿得骨瘦如柴,庆隆把小石盆放在前门口,把刷锅洗碗泔水掸到石盆里,狗每天都吃得饱饱的。里边放的食物不多,还剩下食水。不用再添食,石盆里总是满满的。联想起庆隆在山上有割不完的青草,母亲突然明白:小石盆一定是一件宝贝。娘俩把小石盆刷洗干净,搬到屋里,放上一些米试一试,嗬!真灵,果然是件宝贝。从石盆里不管舀出多少米,石盆里的米还是满的。娘俩高兴极了,把米拿到集市上卖了,把卖米换回的碎银子放到小石盆里。结果,石盆里的银子越花越多。这是“聚宝盆”啊!娘俩有了钱,还清了老财主的阎王债,小日子过得红火起来。
墙有耳,壁有风。庆隆家有聚宝盆的消息不胫而走,传到老财主耳朵里,老财主上门来讨聚宝盆,娘俩说什么也不给。老财主眉头一皱,有了馊主意。心想:我得不到聚宝盆,你们也别想得。他把这件事告诉了驻扎在附近的一股匪兵的首领,匪首巴不得马上得到聚宝盆,立刻带领匪兵和老财主到庆隆家夺聚宝盆。众匪兵如狼似虎,把庆隆家包围得水泄不通。这时,母子抱头痛哭,母亲对庆隆说:“儿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咱娘俩豁出命来也不能让聚宝盆落到他们手中,你把聚宝盆摔碎了吧!”庆隆举起聚宝盆连连往墙上摔,可是,怎么也摔不碎。这时,匪兵在外面吼叫:“不把聚宝盆交出来,我们就放火烧你们房子……”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庆隆把心一横,抱着聚宝盆跳入院内的水井中。
说来也巧,庆隆家院内这眼水井,深不见底,这眼井里住着一条小青龙。这条小青龙是遭了天谴,被囚禁在这眼水井里的,活该小青龙有了出头之日。这时,匪兵蜂拥而入,来夺聚宝盆。说时迟,那时快,井水突然上涌如注,浪涛从井口喷出,小青龙趁着上涨的水势,一跃而出,波浪滔天,洪水滚滚,把老财主、匪首和一群匪兵全淹死在水里了。
河水奔腾咆哮,一泻千里,沿着燕山山麓,蜿蜒向南,冲破长城垛口(此处长城隘口原名“逃龙口”,后改作“桃林口”,即今桃林口水库所在地),逃出塞外,流向燕赵大地,汇入滦河。人们把这条清澈见底的母亲河取名为青龙河(也叫玄水、漆水)。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