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点燃化学革命之火:氧气发现的故事
0.00     定价 ¥ 11.5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南京东路街道图书馆
  • ISBN:
    9787538461251
  • 作      者:
    许国良,李彦,王兵编著
  • 出 版 社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10
收藏
内容介绍
  放眼21世纪,科学技术将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将全面崛起,国际竞争与合作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和广泛局面。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华民族靠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人才,靠德、智、体、能、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的中小学生届时将要肩负起民族强盛的历史使命。为此,我们的知识界、出版界都应责无旁贷地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现在,一套大型的向广大青少年传播世界科学技术史知识的科普读物《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出版面世了。
  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和温州师范学院、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同志们共同撰写的这套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点燃化学革命之火:氧气发现的故事》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展开
精彩书摘
  怎样理解具有负质量的物质存在呢?它同微粒学说究竟有何联系?这些疑问困扰着一位俄罗斯青年,著名的化学家罗蒙诺索夫(1711-1765)。
  罗蒙诺索夫于1711年11月19日出生于俄国阿尔汉格尔斯克省霍尔莫尔附近的一个渔民家庭。他自幼帮助父亲捕鱼,大风大浪练就出他坚忍不拔的性格,繁重的劳动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美丽的自然景观开阔了他的视野,贫困的生活激起了他对学习的渴望。
  罗蒙诺索夫从小酷爱读书,向往新的知识天地。可是,在那偏僻的地区,很难找到科学知识书籍,贫困和继母的虐待,更使他在生活旅途中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我要上学,到莫斯科去上学!’这个念头时时在罗蒙诺索夫的头脑中打转。
  1730年12月初,北方的天气格外寒冷。一队载重的雪橇在冰雪上缓缓地行进着,车上的人都盼望早日到达莫斯科。大家想的都是尽快把货物卖掉,唯独罗蒙诺索夫想的是找到自己读书的学校。雪橇在茫茫的雪原上走了45个昼夜,终于艰难地到达了莫斯科。
  求学心切的罗蒙诺索夫仿佛不知疲倦,到客栈稍作安顿后,便走上了人群熙攘的大街。一幢建筑物前写着“救主学校”的牌子吸引了他。能不能进去报名当一名学生呢?他觉得自己快19岁了,这个年龄是否有些晚了?他没有信心进去。走着走着看到“国立高等法政学校”的牌子,他鼓足勇气走了进去。
  “尊敬的先生,高等法政学校是为贵族设立的。我们不能接收您。”校长的话使他愤愤地离开了。
  他又折回“救主学校”,这间学校勉强接收了他。
  由于罗蒙诺索夫学习刻苦,成绩优异,1735年被学校评选为“大有希望的少年”,推荐到彼得堡大学学习。不久,又因他具有丰富的拉丁文知识,被选派到德国去留学。
  在德国马尔堡大学,罗蒙诺索夫如鱼得水,开始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他喜欢听欧洲科学巨匠克里斯蒂安·沃尔夫的课,接触到了物理学和化学方面的最新理论。然而,沃尔夫的声望并没有妨碍罗蒙诺索夫对沃尔夫的一些假设持批判态度。
  ……
展开
目录
“圣火”的神话故事
“阴阳五行”及“四元素说”
施塔尔创造了“燃素学说”
罗蒙诺索夫遭挖苦中伤
舍勒否定空气元素说
寻觅失踪的“空气”
制造“火焰空气”
普利斯特里牧师的梦想
别开生面的“魔术表演”
他终于发现了“活命空气”
“不务正业”的律师
金刚石化为乌有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拉瓦锡的同盟军
“改朝换代”再立新功
巧夺天工智取氧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