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和农民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年轻的时候,学习成绩很差,他感到很困惑,对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有时他会陷入一种幻觉,经常整夜失眠,只是快天亮时才能睡两个小时。他就这样在浑浑噩噩中打发着时间。
有一天,他实在闲得无聊,就到处瞎逛。他漫无目的地乘大巴来到犹他州,在一个农场附近下了车。天黑的时候,他敲响了农场主人家的门,主人热情地招待了他。第二天,他感谢了主人的盛情款待,再次踏上了回纽约的旅程。他沿路徒步走着,期待能有一辆可搭乘的车。终于,后面来了一辆车,开车的正好是昨天帮助过他的那位农民。他坐在那位农民的车上,感到从未有过的自足与得意,他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是如此和谐。
车在马路上疾驰,开车的农民突然问洛克菲勒:“你想去哪儿?”洛克菲勒愉快地望着窗外,快速地用他不久前才听到的惠特曼的诗来回答:“我将去我喜欢去的地方,这漫长的道路将带领我去我向往的地方……”那是《通达大路之歌》里面的句子。那个农民看着他,面带惊讶甚至愠怒的表情,然后农民谴责地问:“你是想对我说,你甚至没有一个目的地?”“我当然有目的地,只是它在不断地改变——是的,几乎每天都在变。”洛克菲勒若有所思地回答。“嘎”的一声,那个农民突然把车停在了路边,命令洛克菲勒下车。农民把头探出车窗外,对洛克菲勒说:“游手好闲之徒,你应当找一份正当的职业,落下脚,挣钱过日子。”说着他就把车开走了,留下洛克菲勒一个人站在乡村的土路上。
洛克菲勒望着两端都长得看不到头的土路,几分钟之前的得意之感荡然无存,他自言自语地说:“原来生活充满两极,刚听到诗人惠特曼鼓励我继续在这通达的大路上走下去,仅仅几分钟,我就为此而遭到红脸农民的训斥。看来,我得时刻准备接受生活中的所有沉浮了。”
后来,洛克菲勒确定了目标,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功。
上帝无宠儿_
贝德是一个黑人孩子,住在一个教堂附近。他常在教堂门前玩儿,周围都是一些白人孩子,他们常打他,骂他是黑鬼。每到做礼拜的日子,白人孩子们便进入教堂,里面传出他们唱赞美诗的声音。这样的时候,贝德总是站在大门外静静地听着。
又一个礼拜日到了,孩子们又都涌进了教堂里。贝德趁人不注意也溜了进去,可是刚进门便被那些孩子发现了,他们冲上来把他打倒在地,然后把他扔出门外。他们笑着对他说:“你只是个被上帝遗忘的黑鬼,我们才是上帝的宠儿!”贝德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当赞美诗响起的时候,他站在那里静听,脸上带着血与微笑。
歌声一停,贝德赶紧躲到阴暗的角落里,等那些孩子欢呼着走远后,他才走了出来。忽然,有一只手按在他的肩上,扭头一看,是那个有着长长胡子的神父,他登时吓得不知所措。神父俯下身来问他:“你会唱赞美诗吗?”贝德点了点头。神父说:“那你唱一遍给我和上帝听听!”贝德犹豫着,终于,他在神父鼓励的目光中开了口。歌声结束,过了好久,神父睁开了眼睛;说:“美妙极了!只听这歌声,谁也不会知道你是个黑人的孩子,上帝也不会,上帝只看见众生的美好!”贝德嗫嚅着说:“可是,那些白人孩子才是上帝的宠儿啊!”神父抚摩着他的头说:“孩子,众生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上帝没有宠儿,关键在于你自己!”第一次,贝德不以自己是个黑人孩子而感到苦恼和自卑。
贝德从此不再出去乱跑,抓紧时间学习各种知识,许多年以后,他已是当地一个颇有名气的律师了。这在那个混乱而充满暴力和邪恶的黑人居住区,是一个天大的奇迹。一天,他再次经过那个教堂,听见里面的赞美诗,忽然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于是他走了进去,当年的神父已是须发皆白,经过贝德的一再提醒,他终于记起了那个当年的黑人小孩。他说:“当年的那群白人孩子大都默默无闻,在生活底层挣扎着。孩子,上帝是没有宠儿的!”他紧盯着贝德眼睛接着说:“可是,上帝也没有弃儿!”贝德的心再一次被震撼了。
人活在世,决定人生高度的不是出身、种族等外在的东西,希望与信念才是进步的阶梯。当你奋斗到一个辉煌的高度上,便会看见上帝慈祥的微笑!
脚比路长
古老的阿拉比国坐落在大漠深处,多年的风沙肆虐,使城堡变得满目疮痍,国王对四个王子说,他打算将国都迁往据说美丽而富饶的卡伦。
卡伦距这里很远很远,要翻过许多崇山峻岭,要穿过草地、沼泽,还要涉过很多的江河,但究竟有多远,没有人知道。
于是,国王决定让四个儿子分头前往探路。
大王子乘车走了7天,翻过三座大山,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地边。一问当地人,得知过了草地,还要过沼泽、大河、雪山……便掉转马头往回走。
二王子策马穿过了一片沼泽后,被那条宽阔的大河挡了回去。
三王子漂过了两条大河,却被又一片辽远的大漠吓退返回。
一个月后,三个王子陆陆续续回到了国王那里,将各自沿途所见报告给国王,并都特别强调,他们在路上问过很多人,都告诉他们去卡伦的路很远很远。
又过了5天,小王子风尘仆仆地回来了,他兴奋地报告父亲——到卡伦只需要18天的路程。
国王满意地笑着说:“孩子,你说得很对,其实我早就去过卡伦。”
几个王子不解地望着国王——“那为什么还要派我们去探路?”
国王一脸郑重道:“那是因为我只想告诉你们四个字——脚比路长。”
是的,脚比路长,远方无论多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双足抵达。人生亦是如此,我们不怕目标的高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勇气、热情、执著……只要心头时时燃烧着坚定的信念,一往无前地前行,就会惊讶地发现——很多所谓的远方,其实真的并不遥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