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丰富多彩的地理故事
0.00     定价 ¥ 19.9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南京东路街道图书馆
  • ISBN:
    9787546380711
  • 作      者:
    田竞编
  • 出 版 社 :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日期:
    2012.06
收藏
编辑推荐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地球的探索,从“盘古开天辟地”“上帝创世说”到哥白尼“日心说”的确立,人类不同文明对地球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
  无论人类的智慧如何高明,在大自然面前都仿佛沧海一粟。大自然中蕴藏着太多的秘密,等待着人类去探索。哥伦布是如何发现美洲大陆的?巴拿马运河开凿过程中遇到过怎样的困难?德军为什么会遭到自己安装的水雷的袭击?无数的疑问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
  于是,我们精心编写了课里课外新阅读系列丛书里的《丰富多彩的地理故事》这本书,它与课本中的知识紧密结合,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同时更加珍爱我们的地球家园。
  课里课外新阅读系列丛书里的《丰富多彩的地理故事》这本书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生动而又翔实地向你介绍了千奇百怪的地理奇观;讲述了一些给人以智慧启迪的地理知识,以及人们在生活现象中领悟到的地理故事。本书实现了故事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性的完美融合,让你在较短的时间内领悟地理学科知识的巨大魅力。

展开
作者简介

  田竞,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编辑少儿知识类图书工作,1997年以来先后与全国十余家出版社有过合作。先后主编图书几十种,多种图书先后向台湾香港等地区输出版权。其主编的《青少年国防科技知识普及丛书》《环保百科》《小探索者科普图书》等先后获得新闻出版署2010、2009、2008年度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1种图书。

展开
内容介绍

  无论人类的智慧如何高明,在大自然面前都仿佛沧海一粟。大自然中蕴藏着太多的秘密,等待着人类去探索。哥伦布是如何发现美洲大陆的?巴拿马运河开凿过程中遇到过怎样的困难?德军为什么会遭到自己安装的水雷的袭击?无数的疑问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于是,田竞精心编写了《丰富多彩的地理故事》这本书,《丰富多彩的地理故事》与课本中的知识紧密结合,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同时更加珍爱我们的地球家园。

展开
精彩书摘

  在古巴比伦人的脑海中,大地是个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大陆四面环绕着茫茫海水,一个巨大的浑圆形天罩盖在上面。特别尊敬圆的古希腊人,在公元前500年的时候认为地球的形 状是圆形的。古印度人则认为大地犹如一个圆盾,由三头大象 驮着,站在龟背上。究竟是四四方方的棋盘状,还是圆盾形?关 于地球形状这个问题还会有别的答案吗?伟大的 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曾通过观察月食确定了地球 是个球形。因为他看到地球遮住太阳光的影子 是圆形的,这是人类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地 球是个球体。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环球航行。他用实践向人 们证实地球是球形。之后,人们便统一把我 们所在的“大地”称为“地球”。既然大地是球形的,那么它的形状规则 吗?17世纪末,人们开始对地球是正圆球的 主张产生怀疑。随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法国天文学家李希在 1672年测定发现,地球赤道 的重力比其他地方都小。于 是,他提出大地是扁球形的主 张。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也做 过这样的论证。他认为,地球 应该是一个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18世纪三四十年代,法 国巴黎的两个测量队对地球 弧度进行了测量。工作人员不辞劳苦,分别奔赴北欧和 南美,最终,他们用测量结果向人们证实地球确实为椭 球体。这是18世纪科学史上的一大壮举,测量结果一 经公布,便轰动了整个科学界。地球的形状与其大小密切相关,如果能计算出地 球各个地方的周长,就可以判断出它的形状。古希腊 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早在公元前3世纪,就用三角测 量法测量了阿斯旺和亚历山大城之间的子午线长度,从 而计算出了地球的周长。因此,埃拉托色尼是最早计 算出地球大小的人。他算出的地球周长约为25万希腊 里(约39690千米),这个结果与实际长度只相差250 千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掌 握了多种测量方法。高精度的微波测距和激光测距,人 造卫星升空,计算机的运用和国际间的合作,这些便利 条件使精确测量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不再困难。经测量,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为6738.14千米,极半径为6356.76 千米,赤道周长和子午线方向的周长分别为40075千 米和39941千米。P8-9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地理地貌
“天圆地方”探索地球的形状
生命的家同陆地和海洋
洋底“巨龙”现身大洋中脊的发现
用钟摆证明地球自转傅科的实验
地球自转的奥秘岁差和章动
消失的一天时差的秘密
我国古人最早发现地磁偏角
一次偶然的发现大陆漂移说
地质学的又一次革命板块构造说
地球的面孔千变万化的地貌
地球的磨难陨石坑
澳洲大陆上的“巨兽”艾尔斯巨石
世界上最宽、最深的海峡德雷克海峡
大地的怒吼火山喷发
一种地形发育理论侵蚀轮回说
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风成论
南美洲人民的骄傲亚马孙河
死亡之海撒哈拉沙漠
地球地理的奇迹东非大裂谷

第二章  人类的智慧
古老科学的诞生地理学的起始
认识世界的工具地图的诞生
地球的坐标经纬度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
出使西域的使者张骞
探测大地的震动张衡和地动仪
南美文明之殇印加帝国的没落
人文地理学之父卡尔·李特尔
多才的地瑚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
中国放眼看世界
第一人魏源
中国地质力学创始人李四光
战争中诞生天气预报

第三章  大气的秘密
地球的外衣大气层
生物的保护伞臭氧层
科里奥利的发现偏转的飓风
大气运动的现象风的成因
伯杰龙的“贡献”气团
比约克内斯父子的发现大气环流

第四章  水域景观
悄无声息的改变漉木的力量
洋流的作用移动位置的水雷
与海水密度有关的洋流密度流
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冰川运动
“泰坦尼克”号的灾难冰山
接近北极的海峡白令海峡
驯服岷江都江堰的诞生
天下
第一泉趵突泉
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
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世界最大的内陆湖里海
淹不死人的“海”死海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利文斯通的心愿寻找尼罗河的源头
非洲大陆的奇景奠西奥图尼亚瀑布
北美洲的奇观尼亚加拉瀑布
北美大陆地中海北美五大潮
美国的象征科罗拉多大峡谷
东方伟大的航道苏伊士运河
世界桥梁巴拿马运河

第五章  人类的足迹
记录天下水道郦道元
游历亚洲的人马可·波罗
中国人创造的奇迹郑和下西洋
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发理好望角
发现新大陆哥伦布的壮举
航海史上的光辉一页选·伽马的远航
美洲探险家亚美利哥
首次证明地圆说麦哲伦环球航行
魁北克城的建立者萨米埃尔·德·尚普兰
走遍神州徐霞客
许多航海家的梦想探索南太平洋
史密斯的努力寻找煤炭的埋藏地
探索美利坚新领土的人梅里韦瑟·刘易斯
走进地球最北端北极探险
探险家们的夙愿到达南极点
所有登山家的心愿攀登珠穆朗玛峰
附录  大事年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