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年画/阅读中华国粹》:
三、年画题材种类多 年画在漫长而广阔的发展过程中,题材愈加丰富,其表现形式同样也是多种多样。年画从产生初期到后来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基本题材:喜庆吉祥年画、神像年画、戏曲年画、故事年画、生活年画、时事年画、趣闻年画和讽刺年画。
1.喜庆吉祥年画 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观念意识开始转变,对年画有了更高的要求。“年”代表着喜庆祥和之意,年画所表现的题材首先要符合“喜庆吉祥”这一主题,年画的样式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童子、美人、文官等形象。
在具体内容上,主要是围绕着“福”、“禄”、“寿 ”、“喜”、“财”、“吉”、“和”、“安”、“ 养”、“全”10个字,将有关的人事、物象、祥禽瑞兽乃至神仙等组成画面,并赋予相关的吉祥画题。
2.神像年画 神像年画主要指的是门神年画。在早期“门神” 的概念中,没有具体形象和姓氏,单单是一种抽象概念的神物。当时的人们不了解生病患疾的原因,认为是鬼魅作祟。于是在新年到来时,人们先打扫屋子、倒掉垃圾,然后画神荼、郁垒门神,以求驱病避灾。
因此门神年画含有驱凶迎祥的意义。
汉代以后又出现了以古代勇士作为守门立户、防止鬼魅入侵的门神年画,表达了人们生前死后都需要有捉鬼之神或武士来保卫自身的意愿。到了唐朝,开国元勋秦琼(叔宝)、尉迟恭(敬德)二将军,因替唐太宗镇守宫门,而逐渐演变成为千家万户忠实的门神。此外,钟馗也是我国门神年画的常见题材。后来赵公明、燃灯道人、孙膑、庞涓、姚期、马武、赵云、孟良、焦赞等都曾出现在门神年画中。 新年伊始,除了贴在门上的冲像年画,还有贴在其他地方的冲像年画,比如灶神。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家家户户都要张贴新的灶神像,呈上供品,以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3.戏曲年画 我国的戏曲丰富多样,除了全国性的京剧之外,几乎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地方戏,而且都有一些脍炙人口的剧目。用年画的形式表现戏曲占很大的比重,所谓“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当然,这里所指的“戏”,也可理解成曲折的故事和有趣的情节,并非专指戏曲。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