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华尔街圈钱游戏 专著 : 金融衍生品的发明与兴衰 = F.I.A.S.C.O. : blood in the water on wall street
0.00     定价 ¥ 69.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黄浦区图书馆
  • ISBN:
    9787302516705
  • 作      者:
    (美)弗兰克·帕特诺伊(Frank Partnoy)著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内容介绍
  《华尔街圈钱游戏:金融衍生品的发明与兴衰》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了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是怎样把一个耶鲁法学院的高才生,培养成了一名商场上的“射击手”。这些“射击手”坐着飞机头等舱,出入豪华酒店,与世界各国的大公司交易着由世界数学家、物理学家设计出来的金融产品。在华尔街,对于大多数金融产品而言,买卖双方的盈亏之和等于零,也就是说一方的利润就是另一方的损失。
  《华尔街圈钱游戏:金融衍生品的发明与兴衰》作者所在的部门平均每人每年为公司赚1500万美元。书中提到的许多美国著名公司都是这些利润背后的牺牲品。
展开
精彩书摘
  《华尔街圈钱游戏:金融衍生品的发明与兴衰》:
  我坐在电话旁,暗自希望它会响。那是1994年2月1日,离发年终奖的日子还有两个星期。我在纽约的一家投资银行——第一波士顿——做衍生产品经纪人。
  我在等一个猎头的电话,最近几天他已经给我打过好几次电话了。他对时机掌握得无懈可击。发年终奖的日子越来越近,衍生产品正炙手可热,而且我还是最近一次新兴市场衍生产品研讨会上的特别主讲人。我有市场价值,也想跳槽。对于猎头来说我特别值钱:如果他把我安置到一家新公司,他就能拿到我第_年薪酬的1/3。好的华尔街猎头都能赚几百万美元。我知道这个家伙打电话给我并不是想当好人,他是想“猎”我的“头”。
  想遮掩这种电话并不容易。假如你曾见过交易厅,你可能会奇怪一个经纪人怎能和一个猎头通电话而不引起一米开外的其他经纪人的怀疑。我知道若被发现就是致命的。已经有若干个经纪人因为在工作时问与猎头谈判而遭到处罚或被解雇。为了安全起见,我们精心设计了详尽的方案来掩盖求职活动,包括说暗语和夜间会面。我的新方案是从一个同事那里学来的,很简单,但不是十分安全。这个猎头假借一个朋友的名字打来电话,我接听时装作在和朋友聊天,而猎头就介绍他手头的工作。如果我想讨论这份工作就挂断电话,离开交易厅,用大堂里的公用电话打给他。其他人也有用这种方法的,在发年终奖的时候,经纪人每天都被这种电话包围。
  那时我已经冒险地往大堂跑了若干次,冷静地听了很多工作机会,每次我都拒绝了。那些公司都是和第一波士顿同一水准的,也就是二流的。虽然第一波士顿在20世纪80年代初也曾是一家顶级公司,然而过去10年间它已经每况愈下,大批员工离职去了更好的公司。我对这种二等地位已经感到厌倦,也想更上一层楼。有一家公司的衍生产品部是华尔街最热门的,我对那里的工作梦寐以求。我告诉这个猎头如果他能拿到那份工作,我就接受。他答应去找找看,然后告诉我他能找到什么。
  电话终于响了,是那个猎头,听起来他很兴奋。
  “弗兰克吗?”他小声问。
  “是我。”我小声回答。旁边的一个同事怀疑地看了我一眼。在交易厅里是没人会小声说话的。
  “我找到了!”
  “找到什么了?”
  “那个,”他停了停,“你的工作,你想要的工作。给我回电话。”
  现在轮到我兴奋了。我告诉同事我要出去一会儿,他似乎知道我在干什么。我几乎是冲到了大厅里的公用电话前。
  我一边等着猎头接电话,一边摸出了笔和纸做记录。电话铃似乎响了整整一分钟。我四下张望,冲着公司的新徽标得意地冷笑——白底上蓝色的帆船,旁边是公司的新名字——瑞信第一波士顿。瑞信代表公司的新主人——一家大型的瑞士银行——瑞士信贷。可这个时髦的新徽标也不能改变现实:第一波士顿至今的航行既不是世界性的,也称不上一帆风顺。这只船看起来属于波士顿而不是伯尔尼,这个公司唯一具有世界性的东西就是亏损。
  我想起一个例子。第一波士顿贷款4.5亿美元——公司40%的价值——给一家公司,俄亥俄床垫公司。这是一笔灾难性的交易,华尔街的幽默将其命名为“燃烧的床”。第一波士顿的利润是如此的可悲,以至于公司不得不卖掉部分衍生产品业务来发放奖金。与此同时,有谣言说公司的新任首席执行官艾伦-维特拿到了3000万美元的薪酬。后来报道澄清他的待遇只不过是区区900万美元。公司被叫作“小麦第一证券”’,隐喻境况窘迫的小规模经纪公司。难怪好的经纪人都结队而逃。我,也想跳槽。
  那边,猎头终于说了声“喂”。
  我再次小声说了起来:“你找到了什么?”我扫视着大堂,确保没人在听我说话。
  他一定觉察到了我的兴奋,开始残酷地耍弄我:“这是一家非常有声望的投资银行,热门的衍生产品部。他们想找一个新兴市场经纪人,而你,正是他们最完美的人选!”
  “哪一家?告诉我是哪一家?”我打断他。新兴市场是我的领域,但是所谓“有声望”的投资银行也不少。
  他又支支吾吾了几分钟。我努力保持着冷静,再一次追问。他终于吐露了名字:“摩根士丹利。”
  我知道,出于谈判的考虑,我应该假装只对这份工作有“温和”的兴趣,那样我的猎头就不会觉得我不顾一切地想跳槽,或是愿意为了微薄的待遇转换工作。我知道我应该保存我的谈判实力。谈判的关键是表示我喜欢这份工作,但又不是特别喜欢。我努力想要压抑住自己的兴奋,但是我做不到,我差点儿大喊出来:“我想要这个!我想要这个!帮我拿到这份工作!我什么时候能和他们谈?我想要这份工作!”我四下张望,看看有没有人在看我。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一个更好的机会
第二章 纸牌房
第三章 掷骰子游戏
第四章 墨西哥银行的狂欢节
第五章 大灾难
第六章 RAVS女王
第七章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第八章 天生冤家
第九章 龙舌兰效应
第十章 MX
第十一章 沙扬那拉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