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沸腾的山村 专著
0.00     定价 ¥ 4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黄浦区图书馆
  • ISBN:
    9787541161247
  • 作      者:
    刘裕国著
  • 出 版 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
收藏
编辑推荐
代家村党支部独创了等比定销法,有效地解决了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从体制、机制上保障村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中国农村正在进行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乡村振兴,书写共同富裕,描绘时代的壮丽画卷。 本书语言朴实,故事生动,思想性强,艺术特色鲜上具有一定的创新。
展开
作者简介
刘裕国,人民日报社四川分社副社长、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文学硕士。
出版长篇小说、长篇报告文学、散文与特写、影视文学剧本等13部,共400余万字,获省部级以上文学奖20余次。在《人民日报》发表报告文学、散文、评论、特写等多篇。在《光明日报》发表长篇诗歌、中篇报告文学等作品多篇。在其他全国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0余篇。代表著作有《梦的底色》《心的呼唤》《爱的光鲜》《蜀盐说》《太阳井》《通江水暖》(合著)等。
擅长用报告文学推典型,多年来推出20余名重大典型人物。党的十八大以后推出的典型代表人物有菊美多吉、兰辉、毕世祥、蒋乙嘉、王家元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书中讲述的是四川宜宾市珙县代家村党支部书记史进洪带领村民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的故事。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代家村积极探索产业发展道路,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同时,通过一系列措施努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带领大家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奏响乡村振兴的凯歌。
展开
精彩书摘
1.就职演说
吃过早饭,代家村人像大集体时期看坝坝电影一样,拿着高矮、长短不一的板凳,走出一座座低矮的农家院,从那些藤蔓一样的田埂上往村委会聚拢。
朝阳刚爬上代家村最高的那座山梁,村里高音喇叭响了起来,声音从村委会传出。
高音喇叭播放着激动人心的《运动员进行曲》。乐音高亢,把整个会场、整个代家村都罩在激越的旋律之中。仿佛代家村所有的山梁、石头地、破茅屋,所有的树木、玉米苗、小溪流都在欢呼,都在引吭高歌。
新当选的村支书史进洪要发表就职演讲。
这天是2001年6月18日,对于珙县上罗镇代家村来说,注定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代家村的能人史进洪在“公推直选”中由村文书当选为村支书。“公推”流程十分严格而透明:群众推荐、党员推荐、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公开推荐产生党支部委员、书记候选人。
史进洪才27岁,上罗镇最年轻的村支书。不,也许是全珙县最年轻的村支书。
主席台上,史进洪端端正正地坐着。他的左边是镇上领导和驻村干部,右边是即将卸任的老支书。主席台的背后,村委会的几间破旧瓦房与今天的气氛极不协调。靠右边转一个拐,有个公共厕所,不时有人进进出出。
主席台的前面是一个爬满铁马鞭草的土场子,有两三百平方米。此时,密密麻麻坐满了人,嗡嗡嘤嘤的说话声,有如三月油菜地里采蜜的蜂群,谁也听不清他们在说着什么。人群头顶升腾着一缕一缕青烟,浓烈的叶子烟味把整个会场包围了,有人被呛得不停咳嗽,但没有人说“滚一边抽烟去”。
代家村人好多年没有这样热热闹闹地聚会过了,今天都特别兴奋,他们都想来听听新当选的村支书史进洪的就职演讲。
看得出史进洪情绪有点激动。尽管他一直保持着微笑,但笑容掩饰不住内心的紧张,毕竟他才27岁。敦实的身材,黝黑的圆盘脸,一双眼睛闪着灵光。他第一次面对台下五六百双火辣辣的眼睛。这些眼睛里,充满着期盼和渴望。但他也看到,有些眼睛里充满了不屑。
和村民一道长期挑溶洞泉水的史进洪,对村里人的心态再了解不过了。
镇上领导做了开场白的讲话后,说:“下面,请我们代家村新任书记史进洪同志发表就职演讲,大家欢迎!”说完,麦克风递到史进洪跟前。
镇干部带头鼓起掌来。
台下的掌声骤然响起,像雨打芭蕉,掌声中还夹杂着尖锐的呼哨。
史进洪笑了笑,站起来,然后慢慢向乡亲们鞠了一躬。
第一次面对话筒,史进洪用咳嗽声来抑制自己的怦怦心跳。
很快,史进洪镇定了下来,会场也变得鸦雀无声。
他先说了几句客套话、感激话,然后直奔主题:“我从小就生活在代家村,对我们代家村的情况再熟悉不过了。我们代家村之所以这么贫穷,不仅仅是因为它土地贫瘠,是石头村,是无区位优势、无产业、无资源的‘三无村’,更主要的是我们还没有找到适合我们村发展的路子。跟大家透个底,我们村这次党支部换届,是我主动向组织提出要参加村支书公推直选的,我的目的不是想过官瘾,再说,村支书也不是什么官,就是我们国家最基层的为人民服务的干部。我17岁起上煤窑找工作,但没着落;后又砍了两拖拉机的原木做股金,与人合伙开煤窑,但好景不长,不到一年煤窑被查封;我又回家养牛、代销化肥、养兰草……我的目的只有一个——摆脱贫困。经过拼搏和努力,我成了我们村第一个万元户,盖起了我们代家村第一栋楼房,但我并不满足,我还想有小车,想水泥路修到我们代家村的每一座院落。我参加村支书竞选,唯一的愿望,就是带领大家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让家家都富裕起来。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路有三条:要么死守石头地,继续种苞谷、洋芋、红苕受穷;要么青壮劳力全部外出打工,累骨头养肠子,汗干钱完;要么齐心协力跟我干,闯出一条符合我们代家村发展的致富路……”
讲到这里,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人群中不知谁吼了一句:“我们愿意跟着史书记干!”
台下村民都跟着喊起来:“我们愿意跟着史书记干!”
那声音,像压抑了很久的岩浆进发而出。
三社村民周道容冷不丁冒出一句:“跟着你干?开煤窑煤窑被停,养牛牛死。一个百事不成的人,怕到头来大家连苞谷糊糊都没得吃。”周围的目光都看向了他。周道容马上闭了嘴,仰头看向天空,正好有一只鹞鹰在山间盘旋。
周道容说得似乎也有道理。经历就是财富。27岁的史进洪坎坷的经历,让他年纪轻轻就显得成熟而稳重。
然而,史进洪并不是周道容所说的百事不成,不然村里怎么只有他一家最先建起楼房?
周道容在村里学历最高,读过两年高中,肚子里的墨水自然是胜人一筹。平日里,他爱看书,爱思考,爱给村干部提意见,初衷当然是为了村里变好。而意见提得多了,加上又是口无遮拦,他在村里的形象就是个“挑刺客”。以前,经常找村干部的茬,认为村里人的穷,就是村干部无作为,没有当好带头人,弄得有的村干部见了他就绕道走。村社干部的所作所为,他总是嗤之
展开
目录
第1卷 打通经络
1.就职演说
2.不能再叹息
3.再硬的骨头也得啃下
4.不能打退堂鼓
5.“三顾茅庐”
6.争分夺秒
第2卷 观市场风云
1.出路就在身边
2.问道泸州
3.要有足够的耐心
4.第一个示范基地
5.为什么不全力以赴?
6.被考验的勇气
7.让家家有产业
8.我也要栽树
第3卷 一把金钥匙
1.第一桶金
2.别忘了栽树的初衷
3.“蝶变效应”
4.回家种树
5.50万元的风波
6.一户不能少
第4卷 土地的潜力
1.把张教授请进村
2.业余时间
3.第一家农家乐
4.人工湖畔好休闲
5.野竹子也值钱了
6.再办一个竹纤厂
7.兰花香飘代家村
8.步履铿锵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