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走向古都西安 专著
0.00     定价 ¥ 49.8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黄浦区图书馆
  • ISBN:
    9787560583662
  • 作      者:
    周芳德编著
  • 出 版 社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明走过的究竟是怎样的路?中华文明究竟创造出过怎样的成就?为什么汉唐王朝在当时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依据考古发现和科学分析,《走向古都西安》*一次指出,是我们中华文明开启了人类文明发展中真正的铁器时代。在四千年前开启的高温炉窑燃烧技术之下发明的各种钢铁冶炼技术,瓷器烧制技术,使得我们民族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在2000多年里一直走在世界的*前面。
  《走向古都西安》按时间顺序讲述了西安及其周边地区从蓝田猿人到汉唐王朝的文明历程,并指出中华文明是从这里开始的,西安是东方古文明发展的中心。
  西安实在是一座伟大的城市,一座伟大的古都。
展开
精彩书摘
  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的奥运会上,一名中国男子用古陶埙演奏的古曲《楚歌》令全世界的人认识了中国七千年前半坡人创造的古老乐器。从陶埙身上,我们可以感觉到祖先的生活,陶埙吹出了秦腔的第一声,如今陶埙和汲水的半坡姑娘一起成为半坡遗址的标志。
  埙的历史虽然久远,但它的发展演变却非常缓慢。从一孔到六孔经历了约三千年的时间,直到殷商,它的造型才稳定下来,发音孔增多到五个,表现力极为丰富,已能演奏八度内的各个半音。后来,埙作为乐器进入宫廷乐队,根据古代音乐的雅乐、颂乐之分,被划分为雅埙、颂埙。汉代时,陶埙的形状再度发生变化,逐渐定形为下平上尖的卵形,并且出现了表现力更加丰富的七孔埙。古人在长期的艺术感受与比较中,赋予了埙的演奏一种神圣、典雅、高贵的精神气质。几千年来,埙一直都为九五至尊的皇族所独享,被封建帝王们封为“雅乐”盛行于宫廷。《诗经·小雅·何人斯》里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天之诱民,如埙如篪”的诗句。讲的是埙与篪的合奏,和谐自然,如兄弟之睦,描写了埙在古代宫廷盛典中的演奏情景。如今,陶埙已在中国民族乐队中得到普遍使用,更有不少著名的音乐家专门为埙谱写了乐谱。让这古老的埙奏出新时代音色。
  我们同样不知道的是半坡人是不是蓝田猿人或是大荔人的后代。在半坡人、大荔人和蓝田猿人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是周秦汉唐那些时代的人的先人。
  半坡人非常聪明,他们选择在浐河下游覆盖有黄土的二级阶地上,背依白鹿塬,与沪河相距只有800米。也可以说是依山靠水的地方,在森林的边上,也是在大平原的边上,在河的边上,靠水近,阳光充足,可以避开洪水、暴雨的袭击。
  22种、100多个刻画符号不是随意刻划出来的了,连同大地湾遗址、双墩遗址和贾湖遗址里所发现的刻划符号,可以表明这是在甲骨文出现之前的文字雏形,是处在变化过程中的文字符号。不要忘记,就在半坡文化晚期,黄帝的史官仓颉出现了,他在从刻划符号演变成甲骨文的过程中起了关键的集成作用。反过来值得我们思考,如果没有这些刻划符号,仓颉能凭空创造出让每个人都能接受的文字吗?
  对照古代的历史文献、一代代相传的传说和现实的考古,我们可以初步地确认,这里是炎帝时代的生活地。很多记载中都说炎帝的兴盛时代早于黄帝,那么其早期文化遗存也应早于庙底沟类型(黄帝时代的文化遗存)。有专家考证炎帝部落的中心地域在渭河上游宝鸡一带,这里恰好也是仰韶文化一期的半坡类型的发源地。因此,炎帝与半坡类型文化就可能存在对应关系。考古发现半坡类型在约公元前4300年突然衰落,而被东庄类型(庙底沟前身)色彩浓厚的“史家类型”所取代,这可能是黄帝文化对炎帝文化的影响。从总体上来看,半坡类型可能属于炎帝部族所创造的文化。对半坡文化的深入研究是我们了解、打开炎帝时代的关键。
  ……
展开
目录
前言

一、伟大的古都西安
十三朝古都

二、公王岭遗址 110万年前蓝田猿人的生活地
1.蓝田猿人
2.蓝田猿人的一天

三、大荔人遗址 20万年前早期智人的生活地
1.早期智人——大荔人
2.旧石器时代
3.新石器时代

四、老官台遗址 大地湾文化
1.老官台文化——大地湾文化
2.大地湾人生活的一天

五、半坡遗址 六千八百年前的西安人
1.半坡文化炎帝时代的文化
2.仰韶文化三皇五帝的文化
3.庙底沟文化——黄帝时代的文化
4.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文化遗址

六、龙山文化 中华文明历程中第一束最耀眼的光芒
龙山文化的黑陶器

七、黄帝陵
1.黄帝
2.三皇五帝
3.关于黄帝的传说和考古
4.夏商王朝
5.仓颉庙中国文字的创造者
6.中国文字之谜

八、丰镐遗址 周王朝的都城
1.周王朝 中国第一个盛世
2.共和元年中国历史记录的开始
3.烽火戏诸侯

九、周公墓 周公庙
十、楼观台 老子书写《道德经》的地方
十一、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十二、世界文明的历程
十三、公元前五世纪 奇特的世纪
十四、秦始皇陵 秦始皇兵马俑
十五、西周铸铜作坊遗址 领先世界2000多年的钢铁冶炼技术
十六、汉长安城遗址 同时代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
十七、灞陵 阳陵 文景二帝之陵墓
十八、茂陵 汉武帝墓 霍去病墓
十九、杜陵 汉宣帝墓 汉朝最强盛的年代
二十、张骞,伟大的丝绸之路开拓者
二十一、丝绸之路 沟通东西方文明发展之路
二十二、太史祠 司马迁墓
二十三、蔡伦 造纸技术的发明人
二十四、五丈原 诸葛亮最后的战场
二十五、与汉朝同时代的遗址
二十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二十七、昭陵 唐太宗墓地
二十八、乾陵 唐高宗和武则天陵墓
二十九、泰陵 唐玄宗墓地
三十、华清池
三十一、秦岭里的辋川
三十二、大慈恩寺 唐僧玄奘的寺庙
三十三、唐代的寺庙
三十四、西安城墙 最古老完整的城墙
三十五、碑林
三十六、陕西历史博物馆 文明的见证
三十七、这一个千年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