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的阳光下,不再流浪
音乐在我掌上
叶倾城
一天,我正在急诊室值班,一个中年男子抱着一个全身瘫软、深度昏迷的女孩突然闯了进来。我初步判断她是脑血管意外损伤。脱水、止血后,女孩被送人病房。三天后,女孩才苏醒过来。为永绝后患,需要进行脑动脉结扎手术。上午9点,女孩再次被推进了手术室,然而不到10点,又被推了出来。血管造影显示,女孩右侧动脉畸形,而左侧……竟然根本就没有动脉!她天生就只有一个唯一的、畸形的动脉。女孩呆呆地坐着,没有哀伤,只是恍惚和迷茫,仿佛不肯相信。
看到我,她声音黯淡:“医生,能不能告诉我,不做手术,我还能活多久?”我艰难地斟酌词句:“怎么说呢……就像有一颗炸弹在你脑子里,也许一辈子都不会炸,也许炸了还能够救回来,像这次这样……”隔了很久,她轻声地说:“也就是说,我的生命,在死神掌上。”女孩的母亲啜泣起来。而女孩只是轻轻地、静静地说:“妈妈,我们回家吧!”
女孩病后,学习吃力,记忆力很差,时间稍长就会头痛不止,她已经不能继续学习了。为了跟上进度,她全力以赴,甚至连心爱的钢琴都没有碰过,居然还是这样。她变得郁郁寡欢。为了让她散心,父母特地带她去听音乐会,听到一段快乐的童谣时,她忽然叫了起来:“哎呀,我答应过姑姑,要给她们幼儿园的‘六一’晚会伴奏的。”但是当她坐钢琴前时,女孩惊恐地发现,自己已不能弹琴了。无论怎么努力,她的左手再也无法在琴键上飞舞如蝶,而只能笨拙地、缓慢地移动一两下。她试了又试,最后终于精疲力竭,双手握拳砸向琴键,然后失声痛哭。
我去看她,她呜咽着说:“阿姨,我等于只有一只手了。”
“可是你还有一只手。”我的声音冷淡而肯定,她怔住了。我接着说:“你仅仅只是左手不便,就这样自暴自弃,那生来没有左手的人呢?如果你真的那么爱弹琴,就不会这么轻易放弃。你为什么不试试用一只手弹呢,谁说弹琴一定要用两只手?”她蓦地愣住了。我轻轻地带她到钢琴前,把她的手放到琴键上说:“试一试,你起码可以试一试。”她的手缓慢地移动:1234567,忽然成串的泪水打在琴键上。她抬头大声地说:“我懂了,生活里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她用力地按响了琴键。我叫她不必这样,她只是微笑摇头:“音乐给了我生存的意义。我的生命,是在死神掌上,可是音乐,却在我的掌上。”她的眼睛那样明亮,让我深深动容。
不久,女孩邀请我去一家幼儿园参加“六一”晚会。大幕拉开的时候,我看见女孩身穿一袭雪白的长裙,从台侧走向钢琴。随后,一串活泼的音符从她手下流了出来,她弹得那么轻松自如,我几乎已经忘记了她伤损的左手。然而在一首复杂的乐曲开始前,女孩站起身,换上了另一位琴手,我才突然意识到,她不曾康复。整晚,女孩弹了8首曲子。全场一直掌声如潮,都是给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没有人注意到在孩子们清脆的歌声和欢快的舞蹈之外,那流畅如江河的钢琴声。
女孩在12天后去世了,离她第一次发病只有5个月。诊断书上说:如果6个月内不复发,以后复发的概率将大大减小,而女孩。终究没有熬过6个月。
每一次想起那女孩,我就会想起生命的脆弱和不能把握,也更深地感受到人的力量,可以承受所有的打击,凭着意志和尊严,活出生命的美丽。
在悠扬的音乐里,我仿佛又听见了女孩轻快的声音:“我的生命是在死神掌上,可是音乐,却在我的掌上。”
购买上帝的男孩
徐彦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要么说没有,要么嫌他捣乱,不由分说就把他撵出了店门。
天快黑时,第二十几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男孩。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满头银发,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问男孩:“告诉我,孩子,你买上帝干吗?”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被叔叔帕特鲁普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高处摔了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的叔叔。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非常奇妙的东西,自己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他的伤就会好。
老头眼圈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头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这瓶‘上帝’,就没事了。”
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叫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你很快就会好起来!”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会诊。他们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的伤。
帕特鲁普出院时,看到医疗费账单上的天文数字,差点吓昏过去,可院方告诉他,有个老头儿帮他把钱付清了。那老头儿是个亿万富翁,从一家跨国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隐居在本市,开了家杂货店打发时光。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头儿花重金聘来的。
帕特鲁普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头儿。可老头已经把杂货店卖掉,出国旅游去了。
后来,帕特鲁普接到一封信,是那老头儿写来的,信中说:年轻人,你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运了。为了救你,他拿一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你的生命。但你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享受生命的春光
李海燕
四川省巴东县女护士王飞越身患绝症,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她很想留一点什么给这个曾经让她温暖、让她懂得爱的世界。
可是她的全身已开始溃烂,捐赠遗体用于医学解剖和实验显然已经不太可能。一日,来探病的弟弟说:“姐姐,你的眼睛好明亮哟。”这句话提醒了王飞越女士,病床上的她顿时兴奋起来,“我要捐献眼角膜。”
她的遗愿,立刻遭到丈夫和女儿以及亲友们的反对,他们沉浸在即将丧失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无法理解王飞越的做法。在病床前,他们苦苦哀劝。面对劝说,病床上的王飞越也含泪倾诉:“这样做,可以让两个人重见光明,难道你们不能满足我这个小小的要求吗?”她支撑着写了申请书,求丈夫为她签字。
字终于签了,王飞越松了一口气。可癌细胞已经开始肆虐扩散,加之用药,造成全身水肿。如果水肿也造成眼角膜损伤,就会影响角膜移植手术的质量。她忍着痛,向医生提出,保护好我的眼睛,请不要用止痛药。
伤痛折磨着她,然而她更担心的是,一旦眼角膜受到损伤,她的捐献计划将成泡影。她提出请求:在她停止呼吸之前,现在就摘掉眼球。丈夫和女儿,还有医生护士们流泪了。守护在一边的眼科专家们也制止了她。
疼痛不断加剧,死神临近,王飞越的一只眼睛甚至不能闭合。她知道,生命已无法挽留。她最担心的是眼球是否完好无损,为此不断地发出同样的请求,而且态度十分坚决:“拔掉氧气管,拔掉氧气管!”
拔掉氧气管,意味着放弃呼吸,放弃生命,放弃这个美好的世界。丈夫和女儿泣不成声。这样的请求没有被采纳,她就以拒绝治疗来抵制。她如愿了,氧气管终于被拔掉。但接着,她又提出新的请求,拔掉输液管。这一次,周围的人沉默了,彻底尊重了她的意愿。
生命之花凋零了,只有她的眼角膜被保留了下来。而且其中的一只眼角膜,竟让三位病人重见光明。共有四位患者,包括年轻人和老人,分别承接了她的光明。这位从未走出过县城的女士,将光明播撒到南疆北土,播撒到遥远的地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