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先对功利原理(即边沁后来所称的“*大幸福原理”)作了阐述与辩护,进而解释了快乐与痛苦的来源,审查区分了人性的种种特征等。
《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是英国法理学家杰里米•边沁创作的法学著作,1789年首次出版。开篇即介绍了作者的功利主义思想,并将伦理与立法原则相联系,力求找到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平衡点。边沁将功利主义思想贯穿全书,声称“功利原理是本书的基石”。他认为,人性的规律就是追求快乐、躲避痛苦,而快乐指的就是“功利”。
《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边沁构思的一部讨论立法原则的著作的导论。提出要依据人行为的效果而不是根据行为的动机来判断行为的好坏。政府的主要活动是立法,立法的目的也同样是为了增进人们的幸福。
《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还提出了惩罚的原则,即犯罪者由于受惩罚而遭受的损失必须大于他通过犯罪行为所获取的利益。
导言
前言
第一章 功利原理
第二章 与功利原理相反的原理
第三章 快乐和痛苦的四种约束力或四种来源
第四章 如何估算快乐和痛苦的值
第五章 快乐和痛苦的类型
第六章 影响敏感性的状况
第七章 一般人类行动
第八章 意图
第九章 知觉
第十章 动机
第一节 动机一词的不同含义
第二节 不存在绝对好或绝对坏的动机
第三节 与种种苦乐对应的动机目录
第四节 动机的等级排列
第五节 动机间的冲突
第十一章 论人类的一般性情
第十二章 有害行动的后果
第一节 行动之害处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意图等等如何影响行动的害处
第十三章 不适于惩罚的情况
第一节 总观不适于惩罚的情况
第二节 在什么情况下无理由惩罚
第三节 在什么情况下惩罚必定无效
第四节 在什么情况下惩罚无益
第五节 在什么情况下惩罚无必要
第十四章 惩罚与罪过间的比例
第十五章 一套惩罚所应有的特性
第十六章 罪过的分类
第一节 罪过的大类划分
第二节 亚类和支类
第三节 第一大类的种属
第四节 本方法的优点
第五节 五大类罪过的特性
第十七章 刑法的界限
第一节 私人伦理与立法艺术的界限
第二节 法学及其门类
末注
论题索引
人名地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