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画家为了逃离世俗的诸多烦忧,于初春时节离开都市,走进山野,在一处名为那古井的温泉人家投宿暂住。
投宿第一天的半夜,画家被一阵歌声吵醒。他起身四处张望,看到一位女子如幻影般隐隐约约地出现在在屋外的阁楼处,继而又消失不见。到了第二天,他早起沐浴,思索昨夜的所见所闻是不是自己的一场幻梦,却见"幻影"正奉茶朝他走来。原来,这位曼妙的"幻影"正是这户人家老爷的女儿,她如画中仙般翩然出现画家眼前,显现出一种朦胧、神秘的美。
之后,画家于附近一处理发店刮胡子,理发店老板说温泉老爷的女儿--这位名为那美的姑娘离过婚,性子"疯疯癫癫"的,让他不要过分靠近为好。同来理发店剃头的一位小和尚了念却反驳说那美是位非常有智慧的大人。众说纷纭的的那美,言谈看似荒诞又单纯的那美,在画家心中成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非人情"之存在,画家觉得她一举一动都如同画中人一般,并幻想倘若自己对她产生恋慕之情,那这份感情是否也能称之为"非人情"呢?
一
沿着山路往上走时,我心中暗忖道:
仅凭理智行事,难免棱角峥嵘,与人格格不入;凡事顺从人情,则又缺乏主见,以至于迷失自我;一味地固执己见,更是四处碰壁,寸步难行。总而言之,人世间是难以坦然安居的。
当你觉得实在难以居住的时候,自然就会想到搬家--搬到适宜于居住的地方去。而当你一旦明白无论搬到哪儿都一样时,诗,就诞生了;画,就完成了。
创造如此人世间的,既不是神灵,也不是鬼怪,其实就是左邻右舍,那些在我们身边晃来晃去的普通人。一旦你在普通人所创造的人世间中难以安居并想要搬到别处去,那么,你恐怕是无处可去的。倘若一定要说有,大概只能是不是人所居住的地方了。然而,那个"非人之乡"恐怕要比这个人世间更加难以居住吧。
既然在这个人世间难以安居,并且还无处可去,那就必须对这个难以安居的人世加以改造,让它多少宽松一点,舒适一点,也好让转瞬即逝的生命,在转瞬即逝之间过得舒坦一点。于是,诗人这一伟大的天职就应运而生了;画家这一光荣的使命就从天而降了。所有的艺术家之所以尊贵,就因为他们能使人世间变得悠闲从容,能使人的内心变得丰饶充实的缘故。
从这个难以居住的人世间抽去所以难以居住的烦恼,并将此美好界在人们的眼前描绘出来的,是诗,是画,或者是音乐,是雕塑。说得更精妙一点,不将其描绘出来也未尝不可。只要身临其境,触情生情,诗也就自然产生了,歌也就自然响起了。正所谓不将诗情落在纸上,胸中也会响起璆锵之音;不将丹青涂抹于画布之上,心眼里也会浮现出五彩绚烂之色。用如此心态来观察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人世间,将这个浇季溷浊的庸俗人世洁净、敞亮地收入灵台方寸之镜头,也就足够了。因此,尽管无声的诗人没吟出一句诗,尽管无色的画家没画出一尺画,可由于他们能如此观察人世,能如此摆脱烦恼,能如此出入清净之界,并建造出独一无二的乾坤,将私利私欲的羁绊清理干净,他们就比那千金之子,万乘之君,以及俗界所有的宠儿都更加幸福。
在人世间居住了二十年,我才知道这人世原来也自有其居住的价值;居住了二十五年,才悟出这世上既有光明也有黑暗,就跟凡事都有正反两面一样。阳光照到的地方,一定会有阴影。而到了已居住人世三十五年的今天,我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欣喜浓的时候忧愁也浓;欢乐多的时候凄苦也多。若将这一切全都抛弃,恐怕人也活不了了。若将这一切统统打扫干净,大概人世间也就不复存在了。金钱是宝贵的,但宝贵的东西一多,睡觉时就会提心吊胆。恋爱是欢欣的,但欢欣的经历一多,反倒叫人怀念起不曾恋爱过的从前。内阁大臣的肩膀支撑着数百万人的脚,背上背负着无比沉重的天下。美味佳肴,不吃不甘心,少吃不过瘾,大吃大喝,过后必有报应。……
正当我天马行空般的思绪飘忽至此时,我的右脚踏上了一块石头的边缘。这块四方形的石头没有放稳,我突然一脚踩空了。为了保持平衡,我急忙跨出左脚,而在转危为安的同时我就势跌坐在了一块三尺见方的岩石上。所幸的是有惊无险,只是肩上挎着的颜料盒从我的腋下蹦了出来,仅此而已。
站起身来的时候,我望了望前方,只见路的左侧耸立着一座山峰,形状像一个倒扣着的水桶。从山脚到山顶,全都长满了树,也看不清是杉树还是柏树。只见那一片蓊郁苍翠之中还镶嵌着一层层淡红色的山樱。雾霭茫茫,花木浑然一体。近处有一座山,光秃秃的,孤零零地突出于群山,直扑眼前。它那光溜溜的侧面就像是被巨人用斧子砍削出来的一般,陡峭的平面直落谷底。山顶上有一棵树,应该是赤松吧。远远望去,连树枝间的空隙也都清晰可见。通向那儿的山路只能看出去两町远。一个披着红毛毯的人从高处走来。看来,从我这儿一直往前走的话,就能到达他那儿的吧。但这条路十分难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译后余墨
"代表我的艺术观以及部分人生观的小说,像这样的小说,开天辟地以來,未曾有过!"
--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的著作以想象丰富、文词精美见称。早年所登在俳谐杂志《子规》上的《少爷》《我是猫》诸篇,轻快洒脱,富于机智,是明治文坛上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