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二战:二战十大风云人物》:
力推《租借法》,救盟国于水火作为美国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罗斯福的强势,在对外政策上也受到孤立主义的强力束缚和制约。美国卷入一战的过程和教训,像梦魇一样压在美国人心头。在新一代的美国人中,和平主义情绪尤其强烈。
这就是20世纪30年代“国会孤立派”的群众基础。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纲领,概括起来就是反对与欧洲结盟,反对干预其他大陆的战争。
德国法西斯头目希特勒及其死党,早已摸透了西方国家害怕战争的心理。他们肆无忌惮地扩军备战,违反《凡尔赛和约》,把德国军队规模增加到条约限额的5倍,恢复了强迫集训。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赤裸裸地宣布意大利应当拥有更多的非洲殖民地,并在1935年对埃塞俄比亚发动了全面入侵。而日本法西斯大举入侵中国,同时对苏联和东南亚虎视眈眈。
世默战的阴云已经笼罩在地球上。
罗斯福入主白宫之初,奉行的对外政策基本上是美国孤立主义思潮的反映:他默许希特勒无视《凡尔赛和约》重新占领莱茵区,默许墨索里尼侵占埃塞俄比亚,默许日本侵略中国,对西班牙内战采取不干涉态度。罗斯福与孤立主义思潮的艰苦斗争,几乎贯穿了他13年总统任内的前9年,直到珍珠港事件发生。
1939年9月1日破晓,德国军队闪击波兰。闪电战速度之快、势头之猛,使美国人大为震惊。不到3个星期,波兰已沦为一片焦土。
此时,罗斯福已嗅到美国的危险,他在国会讲话中警告说,中立和绥靖不能防止侵略。美国必须要开始着眼于自己的防务。他一方面要求废除中立法中关于强制性武器禁运的条款,另一方面要求拨出20亿美元的防务经费,其中大部分用于加强美国的空中力量。为减少孤立主义的反对,罗斯福邀请了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委员,向他们秘密介绍情况。他直率地表示,他担心希特勒一心想称霸欧洲,从而危及美国的安全。
当炮声在波兰沉寂下来时,整个欧洲大陆笼罩着一种令人不安的沉静。罗斯福焦急不安地观察着德国的一举一动,并且已做了种种准备。战争爆发不久,他就宣布全国处于“有限紧急状态”,这使他得以增强陆、海军的力量。他命令海军作战部长莱希海军上将从缅因州的东港直至巴拿马运河区进行中立巡逻——至少不能让德国潜艇在美国海域得到安宁。为了有效地对盟国提供援助,他敦促国会于9月21日召开国会特别会议,进一步讨论修改中立法的问题。
尽管罗斯福晓以利害,为修改中立法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但是孤立主义者拒不接受以禁止美国船只在战区航行换取取消武器禁运的做法。
1939年冬天,在西线经过短暂的沉寂之后,希特勒就着手进攻北欧了。这时罗斯福更加关心保卫美国的问题了,他在国情咨文中说:“不介入战争,与佯称战争与己无关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我们必须看到,如果世界上所有小国都丧失独立,这会给我们自己的前途带来什么影响……我希望,在我们当中,美国鸵鸟会少些,鸵鸟把头埋在沙里是危险的!”1941年1月6日,罗斯福总统把《租借法》提交国会,标题是《增强美国防御法》。就这项法案展开的辩论非常激烈,远远超出了国会的范围。奉行孤立主义的“美国第一主义者”和主张援助盟国的保卫美国委员会,在全国各地利用电台、广告、传单和报纸上的声明来制造声势。双方都认识到,《租借法》标志着一种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局面:如果批准这项法案,那就意味着美国已经从一个慎重的中立国变成了一个活跃的非交战国。
经过两个月的激烈辩论,国会终于批准了《租借法》。1941年3月11日,罗斯福将它签署为法律。欣喜若狂的丘吉尔为《租借法》欢呼,说“这是任何国家历史上至为高尚的行为”。最初的拨款为70亿美元,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共向盟国提供了超过500亿美元的物资和劳务。
1941年8月9日至14日,在加拿大纽芬兰的阿瓦隆半岛普拉森舍湾洋面上,罗斯福和丘吉尔分别乘军舰秘密进行了第一次会晤。会晤的两个主题是:日益增长的日本侵略威胁,这是英国人尤为关注的;拟议中的五点联合宣言,后来成为八点的《大西洋宪章》。
当然,苏联的情况也引起了与会者的巨大兴趣。他们认为,希特勒进攻苏联,对抗德战争具有重要意义,但这样一来日本在伪满洲国侧翼所受的威胁就减少了,而在其他方向进一步采取行动的危险便增多了。
8月14日,他们在“奥古斯塔”号军舰的正方形大船舱内共同起草并发表了联合宣言——《大西洋宪章》,声称“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赞同摧毁德国纳粹暴政和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等。美英两国希望世界各国对其所必需的各种原料享有经济上的平等待遇,并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实现公平的劳动标准、社会保障和公海航行自由,废止使用武力,裁减侵略国家的军备等。这个宣言有利于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和发展,对反抗纳粹暴政斗争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从此,美国与纳粹德国斗争的弓弦愈拉愈紧,几乎到了一触即发之势。1941年9月19日,在巴拿马注册的美国商船“平克斯塔”号在冰岛西南被击沉。10月9日,罗斯福向国会要求修改1939年的中立法,要求武装美国商船,允许美国船只驶入原先不得进入的作战区域和交战国港口。
从1939年修改中立法,到1941年再次修改中立法,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先是美国卖武器,让英国自己打;接着是美国“租借’’武器,还是要英国自己打;第三阶段是美国出动军舰,开始用美国船装运美国武器让英国去打。总之,美国与亲自参战始终保持一定距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