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大学生,一个负责任的大学生。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我所在的这座学校住着一万两千六百八十二个学生,而停在学校各个角落的自行车,却有一万五千五百多辆。
好,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那多出来的两千九百多辆自行车该怎么办?
问题的答案是:有我。
1
你不必费心思去打听我叫什么名字,我可以自己告诉你,我叫骆必达,
信不信由你。
但我不会告诉你我现在上几年级,在哪个学院哪个系哪个专业,住哪栋楼的几零几,或者长得怎么样,因为这一切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是个马贼。
马贼是个极富古典主义色彩的称谓,当然,你也可以按惯例叫我偷车贼,只要别被我听到。
前面你已经知道,我们学校人口繁茂,加上占地面积实在太大,学生上课下课吃饭洗澡无一不用自行车代步,个别抱着走路能减肥的信仰的胖子和一小部分有条件骑助动车的除外。每天早上这些自行车骑士们赶着上课的景象准能让你想到一部电影—《指环王3》。
但是面对早晨这千军万马般的场面,我的内心一点波澜壮阔的反应都没有,我唯一考虑的就是,这些人毕业后会把车子带走么?
答案是:十个人里面有三个不会。
而我专门偷这些被人遗弃的车子,然后把它们低价转手卖掉。反正是没人要的车子,我偷起它们时问心无愧,所谓“盗亦有道,有道则行天下”,也许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怎么判别哪些车属于没人要,说起来简单得有些令人“发指”。我每天骑着自己的三斯仿山地车慢悠悠地经过校园里那些地处幽僻的自行车停放地时,都会看似漫不经心地瞟上几眼—就这几眼,却像牧民检阅自己放养的马一样,能认出哪辆车在哪里停了第几天,有没有移动过位置。一般超过一礼拜没动过位子,就说明是被人扔在那里,只等着我去拿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