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听涛文稿 专著
0.00     定价 ¥ 4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黄浦区图书馆
  • ISBN:
    9787542659439
  • 作      者:
    刘克定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稿是作者十数年以来零星写的一些文字,选其大略,汇集而成,包括说文谈史的“亦文亦史”、社会万象的“忽庄忽谐”以及读书、评书的“如切如磋”三个部分。其中大部分都在人民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光明日报、香港文汇报等等报刊发表过,蒐集起来,爰成一册。《听涛文稿》说到底主要是读书心得。

展开
精彩书摘
  《听涛文稿》:
  方寸者,心也。心不正则眸子吒,看人带偏见,开口说鬼话,办事尽捣蛋,此“人即为鬼”之鬼也。如嫉贤妒能,搬弄是非,见风使舵,吹牛拍马,……阳间确不乏其人。钟馗就是遭此“鬼”打过。所以他慨然受命,接过花名册,怒目圆睁,咬碎钢牙,“打”得非常卖劲。
  小说家言,总是不乏穿凿附会,生发人事。这说明钟馗形象的艺术价值非同小可。钟馗的形象主要表现形式是绘画,从吴道子作画张贴千家万户,钟馗的形象就广为人知。主要是水墨画,也有瓷画、木刻(拓片)、石刻、石雕、泥塑、陶塑、剪纸……有钟馗出游、钟馗嫁妹、钟馗骑鬼、寒林钟馗、钟馗杀鬼、钟馗读书、钟馗搔背……不管姿势服饰、故事情节怎么变化,其相貌的丑陋,疾恶如仇的心理,几乎是一致的。虬髯惊目,佩剑执笏,袒胸露臂,威风凛凛,鬼见胆寒。而不第的身世,令他疾恶如仇,使这个驱鬼大神的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在文艺作品中,貌丑而善良的形象所产生的艺术力量,是很有征服力的。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夸西莫多,相貌其丑无比,而内心的善良之光,却照亮了千千万万人的心灵。又如京剧艺术中的黑脸包公、花脸张飞以及《白蛇传》中的白蛇精青蛇精等等,善良美好的故事,通过这些怪异丑陋的外形来表现,往往产生奇特深沉的艺术力量。由此可见,艺术的力量,存在于个性之中。
  钟馗的“职责”是打鬼,在各种艺术作品中,打法也不尽相同。执剑斩鬼的,罚鬼干活的,挖鬼的眼珠子放进嘴里嚼的,命鬼倒酒给他喝的……招数很多。惟刳目而食(挖眼珠子吃)显得最解恨。吴道子的画作中,钟馗是以食指抠鬼的眼珠子,几百年后,蜀后主王衍认为用右手食指刳目,不如改用拇指更有力一些,于是要画家黄筌将吴道子的画改一下。黄筌觉得随便改动一个手指头,与原作的气韵神态不合,只好重新画一幅,把钟馗用食指抠鬼的眼珠子改为用拇指挖进鬼的眼眶,抠出眼珠子。这样一改,更能表现钟馗的疾恶如仇。而吴道子的原作并未改动,这样两个版本各有千秋,互为轩轾,流传于世。
  十年前,我在湖南酃县文物所见到一块刻有钟馗画像的石碑,阴阳两面形象不同,阳面为文像,阴面是武像;阳指钟馗活着的时候是个秀才,阴为钟馗死后成了驱魔大将军。阳面为阳刻,阴面为阴刻,大抵为了拓片也有阴阳效果。遗憾的是,阳面在“文革”中被一农民用锄头挖坏,文像已无法得见。阴面的武像保存尚好,魁梧无比,骑一怪兽,像是麒麟,手持宝剑,双目如炬,栩栩如生。石碑曾被用来铺路,被当地一村民发现,才由县文物所收藏起来。碑的上方正中留有一方空白,据说古代凡在酃县当过县令的官员,退休时总要拓一张钟馗画像,钤上酃县县府的大印,揣在身边,以明驱鬼之志。这个习俗一直到民国初期还在沿袭,很可能与钟馗在酃县做过县令的传说有关,石碑上方中央的空白,大抵给钤县府大印预留的吧。
  2005年10月16日
  附记:此文初稿最早见于1986年2月23日光明日报东风副刊,记得当年光明日报登出后不久,收到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周定一先生赐函,予以鼓励,我很感动。周定一先生是大学者,语言学家,也是我的湖南同乡,对钟馗石刻发现在湖南酃县,很感兴趣,并就钟馗故事与我探讨。现将周定一先生两件来函附后,以飨读者。
  ……
展开
目录
亦文亦史
春夕诗话
钟馗散说
附:周定一先生来信
陈福康先生《钟馗在日本》
秦人洞怀古
秦“砖”汉“瓦”摭谈
太像不是艺
文艺批评古道犹存
从“求贤诏”想到
附:黄一龙先生《不举贤怎么办》
病榻上说文谈史 忆宋振庭老师
附:宋振庭、夏衍通信
响当当的铜豌豆 关汉卿与元杂剧
“曲水流觞”之我见
不能玷污的玉爵
学笔三谈
司马相如的“身价”
灯下草二题
乾陵一瞥
合时宜与“不合时宜”
“叮叮当当海棠花” 略谈戏谚与戏谣
荆公何以归隐
断想三则
粥香可爱贫方觉
“狗不咬”乡长
弄臣
“座次学”与“冷板凳”
“当时枉杀毛延寿”
“五合章”传奇
人生识字糊涂始
杜周的“诺诺”
讲点“名分”
“规矩”
丛林法则
猴年说“西游”
故井未涸
邂逅小站
忽庄忽谐
壶中日月
“牛贩子”春秋
宁乡补伞匠
“唱”销糖
李夫人做戏
“心病”
孔子卒因一议
王羲之“服食”考
官道难矣
说说“开光”的执法车
设个“提醒办”?
闻“谁叫他救我”有感
书法展留言
“一台菩萨一人耍”
胡适写民歌
山乡小径几道弯
袁隆平的梦
如切如磋
“美”二题
辞书的“雅量”
“名”之思
文沽若是一本书 《澜沧江畔一对菩提树》编后语
苦味的散文 读刘绪源《解读周作人》
朱大路在路上 读朱大路《乡音的色彩》
惊鸿一瞥 一个国家级的命题 秦颖《貌相集》读后感
“私小说”
哑口而雄辩的沉思 写在《黄药眠评传》出版之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