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喀什噶尔的日子》:
即将满月
2014—03—2022:50:07
时间真是奇怪的东西。当你在忙忙碌碌中过了一天又一天,某日猛然惊醒时发现时间过得真快啊;但当你思念万里之遥远方的亲人时,不禁感叹怎么时间过得这么慢。对我而言,时间过得最慢的时候,就是每天晚饭后与上海家里视频结束,总是想离年底回家还有多久,越想越心惊,原来还有那么遥远的日子要熬哪……
2月22日进疆到喀什,到本周六3月22日就满月了。3年援疆路,36个月,156周,1095天,才走过了1个月,4周,28天。何其漫漫修远啊!
细细回想,其实进疆一月间,收获也是挺大的。周边共同援疆的兄弟们逐渐熟悉了,相互之间了解逐渐加深,感情也日益醇厚,那真是一条战壕里纯真无私的兄弟之情,是可以放心地把后背交出的战友之情。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弥足珍贵。
上周组里兄弟们一道下对口的4县调研,7个人,2辆丰田霸道越野车,4天,总里程近1300公里,看了巴楚的工业园、胡杨海,叶城的商贸市场、粮库改造、畜牧基地、锡提亚迷城,莎车的隆基水泥、图文展示中心,泽普的工业园。深感南疆喀什地区产业基础的薄弱、招商引资的艰难、社会民生的艰辛,援疆任务任重道远,实际情况比我们原来设想更复杂、更困难。在泽普工业园遇到了上海来投资设厂的民营企业同济钢构,董事长老肖,风尘满面,紫外线晒得黑黑的满是褶皱的脸庞,活脱一副当地土生土长的汉人形象,而一开口居然操标准的沪语方言,令人诧异吃惊。2010年将设在苏州的工厂搬到泽普,几年下来,5个股东走了4个,只有他一人坚持着。没办法,身家性命都押在新疆项目上了,再难也要坚持,否则就是倾家荡产……老肖把老伴、儿子都带到了泽普,吃住工作都在厂里。当地市场保护主义严重,泽普地方小,市场小,去周边的莎车、叶城接单很难,不是当地人,根本拿不到单子。真不易啊!
进疆第二周,地委组织部统一安排援疆干部去疏勒县党校集训,也很有意思。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过惯了舒服日子的兄弟们,睡不惯硬板床,受不了公共蹲厕,不习惯排队吃饭,有兄弟居然憋了4天不洗澡,尽量不上厕所……
喀什,新丝绸之路的今天、明天
2014—03—2600:12:18
今天下午,我们组里组织统一去看了位于喀什的三个产业项目:喀什开发区综合保税物流区、八一钢铁制品公司、天枢别克4s店。
紧邻喀什国际机场北部的喀什保税物流园区是国家级喀什经济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部临近规划中的中巴铁路和中吉乌铁路交会点的铁路编组站,地理位置优越,政策条件优惠。园区周边已圈围封闭,道路、卡口、保税仓库、海关商检办公设施、查验设施等都在紧锣密鼓施工中,力争今年9月通过海关总署等国家部委的验收,封关运作。看了规划图、鸟瞰图,感到的确是一块投资贸易的热土。喀什需要这样的园区,以此构建面向中亚、南亚,辐射西亚、中东甚至欧洲的新丝绸之路。灿烂美好的明天令人鼓舞。但如果冷静的思考,作为一个保税物流园区,虽然这里临近机场、铁路站点,但两条战略铁路通道还在规划论证、政策协调中,国际机场目前其实只有一条国际航线,每周一次往返巴基斯坦伊斯兰堡,能有多少货运量?而且,一般机场保税区适合体积小、重量轻、附加值高的电子信息产品分拨、加工,而电子加工产业在本地几乎是空白,更不论电子加工产业对工人素质和技能的要求也比较高,当地的人力资源能支撑这类产业的发展吗?而这,就是喀什迈上新丝绸之路建设面临的现状,还是很艰难的,所以一定要设法找到一条适合当地区位优势、地理环境、人力资源、政策导向的发展道路。不易啊。
新疆八一钢铁是自治区最大的钢铁企业,前几年在全国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浪潮中被宝钢收购了。这也是上海第7批援疆的重大成果。八钢在喀什开了一家金属制品工厂,生产冷轧钢管和钢筋,主要满足南疆地州的建材市场需要,少量出口周边中亚国家。全厂有400多名工人,当地招工比例高达九成,收入也不错,基本在每月2500到4000元,厂里给每个工人交社保五金,有统一食宿安排,每天伙食费标准20元,工人们都感到条件不错,很珍惜工作机会,也较少发生南疆这里常见的工人无故旷工的情况。这样的企业是当地需要的,能大量解决就业,还能产生不错的经济效益。
天枢4S店是个有意思的项目。在喀什卖别克,在当地还是有些名气的。其实这家店的上级公司就是新疆广汇集团。广汇在上海浦东设立了汽车事业总部,然后通过浦东总部又回到喀什开了这家4S店。这样算起来,也算是援疆企业了。这样的路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很多中国企业先到美国开子公司,再通过美国公司回国投资,就摇身一变成了外资企业。
总体感觉,美好的明天,需要立足今天的实际,脚踏实地去推动、发展。套用一句老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