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之路(中国航天发展纪实)》: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人类航天的历史,从这一天正式拉开帷幕——
1957年10月4日子夜,在距离莫斯科2000多千米外的哈萨克荒原上,一枚火箭腾空而起,耀眼的尾焰照亮夜空,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挣脱了地球引力的束缚,奔向了太空。
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的消息,让全世界震惊!
美国人尤感心痛。据说,接到消息电文稿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正在玩桥牌。当他一眼瞥见电文稿上“苏联卫星已上天”时,手中的桥牌哗啦撒落一地。他站起身,喃喃道:“简直不可思议!”华盛顿的一家报纸甚至公开宣称:“1957年是美国的第二个珍珠港年!”
在今天看来,苏联当时发射的这颗人造卫星其实是相当简陋的:重83.6千克,星上装备的仪器仅仅是两台信号发射机,卫星以每95分钟绕地球一圈的速度,飞行在近地点只有215千米的太空轨道上,不停地发出“滴扑-滴扑”的无线电信号。
尽管如此,它首次叩开了宇宙的大门,是我们这个地球村走向太空的第一位使者!凭此一点,这项伟大的成就有资格辉耀史册。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对此评论道:“星际航行的新纪元开始了!苏联小月亮表现出的能力为人类展现出了新的远景!”
更让世界感到震惊的是,在苏联第一颗卫星引起的热潮尚未消退时,11月3日他们又成功发射了第二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二号。这一次,他们成功将一只叫“菜伊卡”的母狗连同卫星一同送入到太空。“莱伊卡”成了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动物明星。那时候,苏联还没有掌握卫星回收技术,“莱伊卡”在太空飞行四天之后因氧气耗尽而悲惨死去。
1957年秋天的这个时候,毛泽东正好在莫斯科,参加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在他80多年的生命历程中,这是他唯一出国参加的一次国际性会议。
一位西方记者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
一下飞机,毛泽东便在莫斯科机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它标志着人类进一步征服大自然的新纪元的开始。”在毛泽东看来,社会主义阵营只要有了人造卫星,就能蔑视帝国主义的一切。
此时,又闻苏联第二颗卫星上天,毛泽东高兴地对赫鲁晓夫表示祝贺:“你们又一颗卫星上了天,真了不起!美国吹得神乎其神,为什么连一个山药蛋都没有抛上去呢?这个意义很大,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能否都选择一个目标,你们10年赶上美国,我们15年赶上英国。”
仔细品味毛泽东的这些话,我们不难看出:此时身在莫斯科的毛泽东,心中恐怕已经开始对中国的卫星问题进行思考。苏联卫星接连上天,深深地震撼了毛泽东的心。苏联的卫星能上天,中国的卫星为什么不能?在毛泽东眼中,中国就没有干不了的事。
这次莫斯科之行,毛泽东专门探望了中国留学生。在莫斯科大学的大礼堂里,毛泽东用他浓重的湖南口音对着3000多名中国留学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当时,年轻的孙家栋,就坐在台下,亲耳聆听了伟大领袖的教诲。孙家栋——这位日后成为“东方红”系列卫星总设计师、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航天事业领军人物的他,在回忆录中这样深情描述:“毛泽东的讲话亲切和蔼,风趣幽默……留学生们沉浸在无比激动和幸福之中。”
毫不夸张地说,毛泽东的这个讲话,鼓舞了孙家栋他们那一代的年轻人。“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是当时留学生们喊出的响亮口号!
苏联第二颗卫星上天,让美国人彻底坐不住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