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科学何去何从 专著
0.00     定价 ¥ 69.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黄浦区图书馆
  • ISBN:
    9787571316440
  • 作      者:
    (德)马克斯·普朗克著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
收藏
编辑推荐

在目前信息技术大变革、科学理论止步不前的时代,以此书对上个世纪的伟大科学成就、经典理论,进行广泛和深刻的反思,以求推陈出新。

适宜公众阅读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

从新物理科学研究到哲学问题的大跨度探讨

展开
作者简介

马克斯·卡尔·恩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德语: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享年89岁),出生于德国荷尔施泰因,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并称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两大物理学家。他因发现能量量子化而对物理学的又一次飞跃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1918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一方面通俗地介绍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科学革命和半个世纪的科学发展;另一方面讨论了与科学相关的哲学问题,包括外部世界的实在性、物理宇宙的科学图景、因果性、自由意志、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本书是二十世纪物理学大师普朗克一生研究的心得所在,从科学走向哲学,追寻人类命运和最终真理。

展开
精彩书摘

如果我们把某些还处于所谓发展初级阶段的理论也考虑在内,我们可以说,在19世纪末,理论物理学作为一个整体,代表了一个完整且各部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壮观的那一面。然而,敏锐的观察者一定会注意到,这个基础上的某些部位有一些开放的缺口,看起来并不让人满意。赫兹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而且他成功地让大家注意到,事实上,对这一结构的整合将被证实是不可能的,或至少是非常困难的。这些缺口很快成为科学批判的攻击对象。这种批判也发展成为一种创造性的运动,最终引起了理论物理学自牛顿时代以来所经历过的最为重大的扩展。


在物理学中,或者说,事实上在所有学科中,没有一个学说体系会自愿改弦更张。这时总会需要外部环境提供压力。其实,一个理论系统越易懂、越全面,它就越会顽固地抵抗一切将它重建或扩展的力量。这是因为,对于一个具有全面的逻辑融贯性的思想的综合体来说,对结构中某个部分所做出的任何更改,都一定会扰乱其他的部分。比如,要接受相对论,最主要的困难并不仅仅是它有什么客观优点的问题,而是它将会在多大的程度上颠覆理论动力学的牛顿式结构。事实上,除非从外界施加一个强大的压力,否则就无法对一个牢固构建的思想综合体进行任何改变。这种强大的压力必须来自一种结构完善的理论,并且该理论经由实验研究的测试已经得到了牢牢的巩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迄今为止被公认为正确的理论教条“投降”。而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功迫使整个学说结构得到根本修正。在经历过这种类型的重建之后,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需要用实验研究来解决的一系列新问题。正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人们提出新的理念,从而产生了对进一步的理论和假说的表述。


这种理论与实验的选择性游戏,一方面在理论构建中以抽象理性为准,另一方面又以客观现实上的应用对理论进行检验,是现代物理的独有特征。事实上,它在所有的科学进步中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因为它是能够产生值得依赖并经得住考验的结果的唯一安全可靠的来源。


理论物理学中有两个问题,可以说,在赫兹生命的最后阶段,吸引了他几乎全部的注意力。但他在解决这两个问上的所有尝试全都失败了。这两个问题最终成为我们今天的物理学从中发展出来的核心。这两个问题研究的是:①阴极射线的本质;②电动力学运动。这两个问题都有着它们自己的历史,每个问题都提供了一个独立发展的起始点。前一个问题引出了电子理论,后一个问题引出了相对论。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五十年科学史

第二章 外部世界是真实的吗?

第三章 科学家眼中的物理学“宇宙”

第四章 因果关系与自由意志:问题的陈述

第五章 因果关系与自由意志:科学的答案

第六章 从相对到绝对

尾声   一次苏格拉底式的对话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