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人性心理学 专著
0.00     定价 ¥ 49.8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黄浦区图书馆
  • ISBN:
    9787515107738
  • 作      者: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
  • 出 版 社 :
    西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
收藏
编辑推荐

先驱巨作

本书作者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他吸收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和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对弗洛伊德学说进行了改造,对后世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典必读

本书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思想首部总结之作,深入探讨了人性与命运的关系问题,全球畅销100多年,帮助无数迷茫的人看清自己,理解他人,掌握命运。

 

教育秘籍

本书既是我们了解自己的一面镜子,也是帮我们在社会中立足的一杆拐杖,通过对人类行为和性格的探索,解密个体发展与群体的关系,呈现人性主宰下的社会交往原则,也为青少年踏入社会做好有力的思想准备。

 

全新解读

本书是完整全译本,对原书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解读,百分百还原阿德勒思想精华,同时对全文进行反复通顺,力求简单易懂。

 

典藏套装

精选阿德勒享誉世界的经典名作,组成阿德勒心理学全集:《自卑与超越》 +《人性心理学》 +《心理学与生活》 +《儿童教育心理学》。全新设计,精美包装,用纸精良,是阅读和收藏的佳作。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在进一步接受了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和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之后,对弗洛伊德学说进行了改造,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著有《自卑与超越》《理解人性》《心理学与生活》等多部经典著作。

 

译者简介:

邵蕾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译者专业理论扎实,涉猎广泛,文字功底深厚,曾翻译多部心理学著作,深受读者喜爱。


展开
内容介绍

《人性心理学》是阿德勒在创建个体心理学派之后出版的第一本著作,汇集了他对个体心理学解读的核心思想。书中通过对人类行为和性格奥秘的探索,解读个体的多种心理现象,阐明个体发展与群体的关系,以及童年对个体生命发展的重要影响,帮助我们了解人性主宰下的社会交往原则,学会识别和调整自身的认知误区,融入社会生活。阅读本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关于人性的科学,加深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展开
精彩书摘
生命的定义与前提
我们通常认为只有能活动的、有生命的有机体才有灵魂,有灵魂的个体必须能够自由活动。比如,长在土壤中的植物,它们无法活动,也就没有灵魂,它们没有情绪或思想,也感受不到疼痛,更不会因为无法避免苦难而忧虑。所以说,植物不具有理性和自由意志。
能够运动是动物与植物的区别之一,它与个体内在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人类心理演变的过程与机体的运动密不可分,人类可以凭借记忆和过去的经验在不断地迁徙和发展中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使自身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因此,人如果想要使自己的心理不断发展成熟,首先需要确保自己的身体是可以自由活动的,而身体的活动又可以进一步刺激和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的每一次运动都是设定好的、不自由的,那么他的心理发展将会停滞不前,“只有自由才能促使人类进步,不自由将扼杀和毁灭人类”。
心理功能
如果从机体运动与心理活动密不可分的观点来看,心理活动似乎就变成了机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为了进攻或防御而发展出来的一种与遗传有关的能力,其最终目的是确保人类能够一直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需要与外界环境接触,我们在感受环境刺激的同时,环境也需要我们给予反馈。但是当外界环境想要摧毁人类时,人类又显得很渺小,无论借助怎样的方法终究无法躲避。
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来看,人性与自然、优势与劣势这些相对的概念与个体本身密切相关,只有当人类在某一时刻真正地发现和了解自己时,这些概念才会被赋予意义。我们都知道,人类的脚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由手退化后形成的。对需要攀爬的动物来说,手的退化是不利于其生存的;但是对需要行走的人类来说,脚反而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所以,退化不一定是不好的,反而是环境在告诉我们哪些功能对人类的发展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当我们想象着奇妙的宇宙、昼夜交替、太阳和原子以及人类的生命时,我们就会发现有无数种力量正在影响着我们。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人类行为
 第一章  灵魂
   生命的定义与前提
   心理功能
   人生的目的
 第二章  人的社会属性
   绝对真理
   群体生活的必要性
   安全与适应
   社会意识
 第三章  儿童与社会
   婴儿的处境
   困难的影响
   人是社会动物
 第四章  我们生活的世界
   宇宙的构造
   决定我们如何理解世界的要素
   A.知觉
   B.记忆
   C.想象
   幻想
   梦:一般意义上的梦
   共情与认同
   催眠与暗示
 第五章  自卑与认可
   童年境遇
   弥补自卑,渴望认同,实现超越
   生命与宇宙
 第六章  生活准备
   游戏
   注意与分心
   过失与遗忘
   无意识
   梦
   智力
 第七章  性别
   性别与劳动分工
   男性的主导地位
   女性的自卑
   拒绝女性身份
   两性之间的对立关系
   变革
 第八章  家庭星座
第二部分  性格的奥秘
 第一章  概述
   性格的本质
   社会意识对性格的影响
   性格发展的方向
   传统心理学的观点
   气质与内分泌
   总结
 第二章  攻击型性格
   虚荣与野心
   嫉妒
   妒忌
   贪婪
   厌恶
 第三章  非攻击型性格
   孤僻
   焦虑
   胆怯
   幽默
   思维过程和表达方式
   学生气
   学究气
   卑微
   傲慢
   心境
   运气
   宗教崇拜
 第五章  情绪
   分离型情绪
   A.愤怒
   B.悲伤
   C.情绪滥用
   D.厌恶
   E.焦虑
   连接型情绪
   A.快乐
   B.同情
   C.谦虚
附录
 关于教育
结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