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政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的父亲秦庄襄王原名异人,是秦昭襄王的孙子、秦孝文王的儿子。异人当初作为秦国的质子,被送往赵国做人质。当时各国战乱,弱国为了取得强国的信任,就派人质到强国作为抵押,多为王子或世子,故称质子。有时强国为了取得弱国的服从和支持,也会派质子到弱国去,异人被送往赵国就属于这种情况。
当时赵国还比较强大,秦昭襄王为了稳住赵国,破坏三晋联合抗秦的局势,便在渑池(今属河南三门峡市)聚会上假意与赵国结盟。为了让赵国相信自己,秦昭襄王决定把一名王子皇孙送到赵国当人质。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身为一国之君,秦昭襄王也很爱自己的孩子,不忍心把他们送往赵国,于是决定从太子安国君的儿子中选一个。安国君妻妾众多,有20多个儿子,而异人排行居中,按理说,无论好事还是坏事都不会落到他头上,然而,异人的母亲夏姬不受安国君宠爱,生下异人之后就难得再见安国君一面。夏姬偏偏又是个简单平凡的女人,没有争斗的心计,所以也无法引起安国君的注意与垂爱。母亲不受宠,连带儿子异人也变得无足轻重,终成了坏事的承担者,到赵国做人质的重任理所当然地落到了异人肩上。异人来到赵国后,秦国的政客根本不关心这个客居赵国的公子。后来秦国违背盟约,数次与赵国交战,异人受到牵连,不仅得不到正常的礼遇,还遭到憎恨和奚落。与此同时,秦国给他的资助又特别少,因此他的生活非常窘迫清贫,完全成了一个流落异国他乡的落魄王孙。
生不逢时的异人,仅凭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摆脱任人摆布的命运。然而,幸运的是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商人吕不韦。
吕不韦是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县西南)人,后来成为阳翟(今河南禹州市)巨商。他非常有经济头脑,专门从事投机生意,通过在各地往来,低买高卖,终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商。为了谋求进一步的发展,满足一窥天下的心愿,他来到了赵国的繁华之地邯郸。在这里,他偶然遇见了羁旅邯郸的异人,认为异人是奇货可居,决定通过异人来谋取比寻常买卖获利更多的利益。
不过,要想让一位落魄王孙登上王位并不容易,这是一件极为冒险的大事,更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政治赌博,需要有极大的勇气和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为此,吕不韦还专门向父亲征询意见。
吕不韦找到父亲,沉吟片刻之后问道:“您老人家知道耕田可以得到多少利润吗?”
父亲笑着说:“年成好的话可以赚得10倍的利润。”
“贩卖珠宝又能得多少利润呢?”
父亲摆摆手说:“碰巧了可得百倍的利润呢!”
吕不韦接着问:“那如果拥立一个大王,可以得到多少好处?”
父亲站起来,望着吕不韦说:“帮人取得天下,那好处就多得难以计算了!”
吕不韦把自己想要帮助异人登上秦国王位的想法告诉父亲,并说:“立君定国,利大无比,而且可遗传后人,其利润自然无法计算。我决心去结交异人,为他谋取秦国的君位,同时使吕氏家族飞黄腾达。”
吕父不愧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有胆有识之人,经过一番仔细的思考,他认为不妨一试,并叮嘱儿子小心行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