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作有意见,对生活有意见,对贫穷有意见,对压力有意见,对房价有意见,对减肥有意见……
当你经历生活种种,终发现,你对自己有意见。所幸,这世上还有一种温暖的生物,在你左右。缔咖,一只颜值超高的喵星人,一只为了拯救愚蠢的人类驾临地球的喵星人,以超高的智慧给你意见。它说,其实你本来就已经够好了。只不过,地球人扭曲的角色框架、虚假的社会面具,让你逐渐看不清,内在那个真实的自己。不要和你自己一般见识,不要再陷入生活的怪圈,一切恐慌和不安,对这世界的焦虑和失望,都源于你自己的内心。当你学会与自己和谐相处,人生才真正开始。
本书为四色印刷,以一只猫的视角,写出地球人的各种困惑以及解决方法,分为三个部分:一、地球人的脑袋里都装些什么?二、地球人怎样毁了自己的生活;三、地球人如何活出内在自我?并内附30天励志喵语,从一只被收养的流浪猫咪身世带出深刻哲理。作者运用心理学背景,以认知、情绪、行动三大面向,切入现代人普遍面临的生命议题,观点一针见血,是一本兼具疗愈性和工具性的实用书。
【1】
一生都被欲望主导,
生命就像需索无度的无底洞
别再不承认了!曾经有好几次,你掏钱买了一堆东西,事后才发现,没有一样是真正需要的。结果那些败家品不是原封不动摆到堆灰尘,就是被你想办法四处送人,以减轻内心的罪恶感。
又或者是,看到别人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开了一部很拉风的车,拥有一个很响亮的头衔,或是身价上千万甚至破亿,便心想,如果我也能像那样,该有多好啊!
于是,用拼命挣钱的方式也好,用职场斗争的手段也罢,等你真正处在原先“梦想中”的状态时,才惊觉,原来一切也不过如此。
厘清什么是“需要”,什么是“想要”,向来就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命题之一,但很少有人可以真正搞清楚这回事。多数人终其一生都不断被欲望主导,生命就像是个需索无度的无底洞,永远也填不满。
网上曾经流传一篇临终遗言,作者是一位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总裁,年约六十几。讲述这段感人肺腑的遗言时,他已经被医生诊断出罹患脑瘤,顶多只剩半年可活。讽刺的是,在他即将告别人世的倒数时日,四任前妻加上她们所生的小孩,正在为将来的一笔巨额遗产打官司。
多么讽刺的人生!他这才深刻体会到,死亡当前,那些曾经让他感到无限得意的财富和名誉,全都变得一文不值;反而是那些带得走的东西,比如爱和情感以及真挚动人的回忆,他却少得可怜。
那位总裁得出了一个结论:人生只要赚得够用的财富,就该去追求其他与财富无关的东西,像是儿时的梦想或是感情的经营等等。很简单的道理,但绝大多数的人往往要等到生命最后一刻,才会认清这个事实。
显然,为时已晚。
别被“想要”的欲望主导,
最终迷失方向
以前,我最常被教导的事情是,只要将心中所求所想通过祷告的方式交给神,殷勤地祷告,那么终有一天,神就会帮助你实现愿望。
前阵子,坊间也出版了一系列关于“怎么拜才有效”的工具书,内容不外是教导大家如何拜才能讨神明欢心,有求必应。
无论是迫切祷告还是举香跪拜,多数人的内在动机其实都差不多,就是指使上帝或神明做事情,也难怪最后能心想事成的人并不多,原因是祈求的内容大多是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
但试问,若是你的利正好是别人的弊,请问神到底该成就谁的心意呢?
曾经有位姐妹分享自己的体悟。她提到以前,所有的祷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指挥神做这个做那个,指挥到最后连自己也很烦。
“有天我突然顿悟到,自己身为一个平凡人,应该是我要听神的启示和带领,怎么变成是我在操控神该怎么做呢?”那位姐妹恍然大悟。
主从的次序对了,心,自然就平静。
回头来看,祈求的真义其实是在于:安静聆听,以便采取最适合的方式来响应眼前处境。
藉由一次又一次的诉说,可以帮助一个处在混乱中的人自我沉淀,让那些出自欲望的“想要意念”,慢慢沉淀杯底。如同内在需要清明状态一样,杯中的水变清澈了,便能看见什么是真正的生命需要。
思想带出行动。当你看见的是需要而不是想要,就是在用内在自我回应生命现况,无论当下的结果是否乐见,长远来看,对你都是有利无弊。
妄求就得不着。如何不妄求?就是别被“想要”的欲望所主导,最终迷失了方向。
妄求就得不着,如何不妄求?
当你看见的是需要而不是想要,
等于就是在用内在自我来响应生命现况,
无论当下的结果是不是你所乐见,
长远来看,绝对有利无弊。
妄求就得不着,如何不妄求?
就是别让“想要”的欲望所主导,
最终迷失了方向。
第一章 地球人的脑袋里都装了些什么?
80/ 一生都被欲望主导,生命就像需索无度的无底洞
87/ 总认为事情应该如何发展,什么都是理所当然
95/ 负向自动化思考,眼中只看得见问题
105/ 现实主义当道,把人当成资源而非朋友
112/ 只要认定自己是对的,别人就一定是错
第二章 地球人怎样毁了自己的生活?
126/ 愤怒火球伤人伤己,摧毁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135/ 被迫或勉强委曲求全,失去跟真实自我的联结
143/ 宁可成天抱怨度日,也不愿试着挑战现状
151/ 过度压抑失落悲伤,无形中阻碍生命前进
161/ 满腹怨气闷出心病,成瘾行为自我麻痹
第三章 地球人如何活出内在自我?
176/ 不要怨天尤人,愿意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182/ 不要被动等待发掘,你就是自己的最佳伯乐
188/ 不要忍受被错待,用行动告诉别人如何尊重你
195/ 不要意气用事,沟通时多使用“我讯息”
201/ 不要老谈“想当年”,用行动创造故事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