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0年,机器人从科幻形象变成有形实体,未来50年,它将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真实可感、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仅让机器人在实验室里不断迭代,也在不断塑造着普通人的生活。作者将这百年间科技给她这一代人带来的影响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童年浸润在以机器人为主角的漫画、电视节目和电影之中;成年后亲历了“AI之冬”,也曾面对五花八门的智能设备不知所措;而近在眼前的老年生活会有机器人管家相伴左右吗?子孙后辈会跟机器人结婚吗?人与机器人有和谐共处的可能吗?这本书将带你了解普通人面对科技发展时,或希望或迷茫或焦虑的心境变化。
引言 为什么要写机器人
1950 第一章 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孩子们
1968 第二章 黑石
1985 第三章 “AI 之冬”的流浪汉
2018 第四章 棋逢对手
2015 第五章 搭乘无人驾驶汽车
2030 第六章 唤醒你的屋子
2040 第七章 机器好人
2050 第八章 奇点与机器人伴侣
参考文献
致谢
(本书)将同等的关注给予流行文化演变和科学事实,这是一次有趣得不可思议的旅途,带你领略机器人时代所塑造的一切。
——丹尼尔·H. 威尔森,《机器人启示录》作者
散文生动,有些文字的氛围甚至因为充满童心的大惊小怪而格外吸引人。借此,法沃罗告诉我们,对于她那一代人来说,和机器人、人工智能一起长大不仅意味着在书中读到这些东西,还意味着目睹这个世界zui智慧的心灵把人们天马行空的想法变成现实。这真的是一次奇妙的旅程,法沃罗让我们看到了这一点并为之心怀感激。
——《书单》
对于人和机器人关系,以及随时间变化的未来科技,这本书提供了新的视角。它让读者思考科技如何达到高度发达,以及由此而来的焦虑如何影响集体文化中的种种幻想。
——《出版人周刊》
法沃罗颇有技巧地带领我们纵览社会和计算机(尤其是机器人)的关系在百年之间的变化。这是一场无拘无束的旅行:从冷战时期我们头顶的苏联卫星,到个人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时代,再到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新娘承诺的永恒之爱。法沃罗将我们都经历过的科技高速发展同个人层面受到的影响(关乎人际关系、家庭生活、娱乐活动和事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她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杰姆·S. 鲁宾博士,哥伦比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