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喉4855:风云》:
电影院的利润超过大家的想象
上海观察:作为内地首富,你准备干什么大家都很关心。大家最近议论比较多的是万达原有的模式还能持续多久,未来有什么变化吗?
王健林:万达主要的支撑以及利润点当然还是商业地产。2006年开始正式进入文化产业,近年在这一块上的投入比重不断增加,未来万达商业地产和万达文化集团是两个独立运作的公司,此外,还将组建万达金融板块,在今年年底会有消息。
上海观察:为什么会想转型做文化产业?借文化做地产?
王健林:恰恰相反,我是借地产做文化。
万达之所以搞文化产业,说穿了还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房地产就是一个周期行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呈发展趋势的时间段差不多也就是半个世纪。过了那个阶段,交易还有,但基本就稳定了,出于这样的考虑,万达1993年转型做商业地产。
但做了十几年商业地产,虽然每年开建1000多万平方米,终究也是周期性的,随着城市化完成,布局稳定,也将趋于平缓。且商业地产已经出现了很多模仿者,于是决定做这一轮的转型。
相对而言,做文化旅游,尤其是做规模大的文化产业,更难被模仿。万达做文化产业,就是挖条护城河,建立新的竞争优势,获得更大利润,赚更多的钱。
另外一个原因,是绝大多数的行业都有天花板,但文化产业没有。首先是品牌的影响没有天花板,有时候一部作品就可以带来巨大收益——一部阿凡达,让全世界觉得IMAX3D观影效果非常好,从而带来一场市场革命。但这项技术本身其实上个世纪60年代就有了。
其次,文化产业的利润也无天花板,以目前万达已投的电影院为例,税后利润率也超过15%,这大大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所以,目前在建的武汉电影项目(全球首个室内电影乐园),投资35亿元,很多入觉得投资额很大,但实际上,我们测算过,它建成后的年收益就是10亿级别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