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语言帝国
0.00     定价 ¥ 72.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徐家汇书院
  • ISBN:
    9787208136113
  • 作      者:
    (英)尼古拉斯·奥斯特勒(Nicholas Ostler)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尼古拉斯·奥斯特勒是一位拥有26国语言学知识的学者。他拥有牛津大学希腊文、拉丁文、哲学、经济学学位和理科博士学位,也曾在麻省理工师从乔姆斯基获得过语言学博士学位并修习了梵语,热衷于普及、推广语言史,创办了“濒危语言基金会”,同时担任Linguacubun商业语言学机构首席咨询师。

展开
内容介绍

  过去5000年的世界史其实就是在讲述各种语言的故事。《语言帝国:世界语言史》是一部把各种不同类别、形态的语言整合到一起的作品,称得上是语言学的《一千零一夜》。
  它旨在通过历史上的语言故事反映一个民族的真实特性及其在历史上所经历的盛衰涨落。
  书中,一方面回顾了曾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影响力的语言如何从本土传播到世界各地。例如,汉语创造了经受2000年侵略史而顽强生存的奇迹;梵语走过了从印度北部传播到爪哇和日本的神奇旅程。另一方面也论述了语言在传播过程中所遭受的失败。如为什么埃及语在3000多年外来者的统治下存活下来,可是在穆罕默德和阿拉伯语面前它却黯然失色直至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为什么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与俄语、德语和法语在过去5个世纪随着欧洲的帝国扩张在世界传播开来,但荷兰语却在荷兰统治印度尼西亚200年之久,仍然没有得到普及。

展开
目录

致谢
前言
序言:语言的冲突
第一部分 语言史的本质
1 提米斯托克利的地毯
从语言角度看人类历史
语言的自然发展状态
读写与语言历史的开始
亦是内部的历史
2 成为世界语的条件,也许谁都无法回答

第二部分 陆地语言
3 沙漠里的奇葩:中东语言的起源
“三足鼎立”的4500年时间
语言交替前进之概述
历史最悠久的古语——苏美尔语:涅粲后的重生
第一段插曲:埃兰语究竟遭遇到了什么?
阿卡德语——读写模式的典范、举世无双的技巧
腓尼基人——不涉及文化的商业:面向西方的迦南
沙漠里的歌声——阿拉姆语:西亚各国之间的交际语
第二段插曲:信仰的庇护
雄辩、平等的阿拉伯语:“退一步”的胜利
第三段插曲:伊斯兰教的护卫队——突厥语和波斯语
中东遗产:沙漠游民的荣耀
4 旺盛繁衍力带来的胜利:埃及语和汉语
并驾齐驱的命运
尼罗河岸的语言
从容不迫的迈进
来自利比亚和库什的移民
竞争对手——阿拉姆语和希腊语
书写形式的改变
最终的悖论
黄河到长江这一路的语言
起源
首度统
退居南方
北边的影响势力
飞越南海
和“番鬼”打交道
事情的来龙去脉
固守一种书写系统
异国交往
中国的信徒们
面对入侵:埃及语失势
抵抗入侵:“飘忽不定”的汉语
5 如藤蔓般的魅力:梵语的文化作用
历史概述
梵语文字
内在属性
印度生活中的梵语
外国人眼中的梵语
梵语的传播
梵语在印度的传播
……
第三部分 海洋语言
第四部分 语言,今天与明天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