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为什么还必须由共产党领导
0.00     定价 ¥ 9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徐家汇书院
  • ISBN:
    9787201175744
  • 作      者:
    陈学明, 黄力之, 马拥军著
  • 出 版 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学明,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力之,1987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部,现任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所长。马拥军,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为什么还必须由共产党领导:答关于共产党执政的十大疑问(第二版)》是对“中国为什么还必须由共产党领导”这一论题的深刻阐释。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政治领导力量。”但不乏有人质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中国为什么还必须由共产党领导:答关于共产党执政的十大疑问(第二版)》对这些怀疑进行了概括,汇总为十个疑问,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生动的事例,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与当代建设,以及在新时代的执政理念与施政方略,给予有力的回答。
  《中国为什么还必须由共产党领导:答关于共产党执政的十大疑问(第二版)》对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信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为什么还必须由共产党领导:答关于共产党执政的十大疑问(第二版)》:
  四、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性
  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如当年中国在实现民族解放的斗争中那样,当今中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途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中国共产党是作为执政党来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清楚地表明,没有一种政治力量能取代中国共产党承担起这样一种历史使命。
  我们在这里特别要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和不可替代性,与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作为指导思想的不可替代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如果放弃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那么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性质,在一定意义上,也就失去了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实现民族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合法性和精神力量。
  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任何政党、任何阶级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而一旦这一政党成为执政党,那么其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必然成为这一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种唯一性,古今中外从未例外过。中国共产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力图使马克思主义这种意识形态在中国占支配地位,这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从这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确实具有唯一性。也就是说,不管社会思潮、文化形态如何多样化、多元化,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是不可能改变的。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一元”地位这一问题上,应当说,就中国共产党而言,不可能也不应该作出什么“让步”的,不可能也不应该出现什么“共存”的臆想的。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社会共同体得以存在的思想基础,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和规范力量。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斗争,首先必须确立能够统领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用这一指导思想来铸就全国人民的共同精神依托。中国共产党必须使整个社会的意识都统一到这种指导思想上来,使整个社会形成“共识”和“共同意志”。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纷起,传统与现代文化、本土与外来文化相互碰撞,强化在共同思想基础上的价值认同显得尤其重要。中国共产党用来统领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和中国人民都应清楚地知道,在当今中国,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也就等于扰乱了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等于抽掉了全党、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我们只有站在个人之外的国家、民族和人民立场上,才能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作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和不可替代性作出富有说服力的解释。我们都是普通的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且不能说这些个人利益在每一方面都跟国家的整体利益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天然一致。但我们不能把个人尺度作为衡量标准,必须让个人利益服从于整体利益。中国共产党有成绩,也有失误。如果仅仅看到成绩,忽略失误,就会神化共产党的领导;如果仅仅看到失误,忽略成绩,就会否定共产党的领导。而个人主义立场必然使人们按照个人利益对整体作出判断,因而犯下片面肯定或片面否定的错误。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是一个个人主义政党,不是“朋党”,而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是一个旨在把“一盘散沙”变为“钢铁长城”的党,抛弃这一点就是抛弃能够把中国人民组织起来的历史经验,就是抛弃中华民族。因此,正如必须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一样,在理论研究上我们坚决主张工人阶级立场、中华民族立场和中国人民立场,反对把个人凌驾于阶级、民族和人民之上。只要我们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看问题,我们一定能认识到:中国要崛起在世界东方,绝对不能没有中国共产党。京沪两地的几位青年学者所写的《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一书,所阐明的基本思想就是:第一,办中国的事情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中国共产党只有信仰人民才能领导人民,而他们之所以能够得出这一正确的结论,关键就是立场的正确,即超越了个人的立场而完全从国家、民族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有人这样指出,把这群年轻人聚集在一起的不是他们相似的个人生活轨迹(海归派),而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顽强信念,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无比忠诚。“人有知学,则有力矣”,他们的真正过人之处在于,心怀天下、强学博览使他们的视野已经超越了家乡,穿透了中国,投向了世界;他们的思考已经跨过了当下,回溯进历史,展望人未来。
  ……
展开
目录
疑问一 中国共产党原是一个革命党,现在中国的主要任务已由革命转变为建设,中国共产党如果不改变作为革命党的宗旨、品格、性质,能够转型为合格的执政党,从而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吗?
疑问二 以同志为代表的老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打下了江山”,他们“坐天下”是具有合法性的,而现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根本没有这样的经历,那么他们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中国的合法性究竟在哪里?
疑问三 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可是它今天所做的一些事情却正是当年国民党所主张的,这岂不是表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没有根本的区别,它的胜利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国民党如不被打败也会把中国引向现代化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本来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吗?
疑问四 国共产党自己承认犯有历史错误,而且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又出现大量腐败分子,中国共产党究竟还有没有能力进行自我纠错、自我净化,继续维持自己的执政地位?
疑问五 在20世纪以来的世界史上,绝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不是由共产党领导的,或者如苏联和东欧那样,共产党终而丧失了执政地位,这似乎说明以多党制为特征的民主宪政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必要和可能继续维持这种由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制度吗?
疑问六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列宁主义的原则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而在当今世界,随着苏东剧变,列宁主义已被普遍抛弃,马克思主义也已处于低潮,中国共产党存在的思想基础实际上已被“掏空”,它还能维持下去吗?
疑问七 中国共产党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是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成立并发展起来的,但现在又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断地发出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呼唤,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会改弦易辙,淡化甚至放弃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思想?
疑问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走“经右政左”的路线,即在经济上推行市场经济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政治上维持以坚持共产党领导为核心的“威权主义”,但经济上的变革必然促使上层建筑产生相应的变化,中国共产党还能在上层建筑领域继续坚持这种“一党统治”的格局,维持这种“二元结构”的模式吗?
疑问九 改革开放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中国共产党以不断扩大自己的执政基础应对之,现在连资本家都与工人、农民一起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如果这一趋势发展下去,中国共产党难道不是顺理成章地改变自己的性质,成为一个全民党了吗?
疑问十 中国道路与中国共产党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但似乎中国共产党的威望并没有随着中国道路的成就成正比例地提高,这是不是说明了如果不是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而是由其他什么政治力量来领导,中国的民族复兴会更快更顺利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