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布拉德上校的大胆罪行
0.00     定价 ¥ 59.8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徐家汇书院
  • ISBN:
    9787510472565
  • 作      者:
    (美)罗伯特·哈钦森(Robert Hutchinson)著
  • 出 版 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对历史爱好者而言是一个少有替代的选择。哈钦森写史向来不局限于君主王室,而是会关注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小”人物。在王政复辟后的乱世,反叛者被镇压,其他人谨小慎微,但所有咖啡馆中都充满了对时局的窃窃私语。布拉德除了关联着种种传奇故事,还有着一些特殊性,比如生于爱尔兰,于是恰好又可折射出爱尔兰的蠢蠢欲动。虽然有许多历史学家为布拉德立传,但如此将其根植于历史背景中的并不多。哈钦森精心选择了这样一个主角,饱含深意,有助于他以故事情节为明线,抽出历史的暗线。
展开
作者简介
罗伯特•哈钦森是英国国家通讯社的防务记者,后成为《简氏防务周刊》的出版总监,负责图书、报刊出版和电子出版。哈钦森同时是一位充满热情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他是伦敦古文物协会会员、苏塞克斯大学教会考古学方面的助理导师、宗教改革时期考古学专家。
展开
内容介绍
1671年5月的早晨,一名乔装成牧师的男子胆大包天地试图从伦牧络里夺取镶着珠宝的王冠。令人惊诧的是,他成功地逃脱了,并带走了圣爱德华的王冠和加冕礼服。被逮捕后,他并役有因为犯有叛国罪而被处决,国王反而让他坐拥自爱尔兰的土地获取的丰厚收入,他甚至成了皇家法院议事厅里炙手可热的人物。
这名男子就是托马斯·布拉德上校,一个臭名昭著、道遥法外的变节者,被称为“一切叛国阴谋之父”。他曾卷入一场蓄谋已久的爱尔兰政变,以及多起暗杀国王查理二世、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阴谋。
在那个所有咖啡馆中都窃窃私语的年代,复辟后的查理二世认为布拉德活着对他更有价值。然而,担任国王私人间谍的同时,布拉德还在与国王的敌人暗通款曲,并为那些想要实现政治野心的人牵线搭桥。
在这本书中,历史学家哈钦森生动地讲述了这个神秘而充满吸引力的双面间谍的故事,让我们一窥他晦暗不明的政治动机和个人动机,并带我们回到危机四伏、暗流涌动的王政复辟后的英格兰。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书写了一段惊心
动魄但经过细致研究的通
俗历史……哈钦森对各种
理论进行了梳理,使其完
整周密而又明快易读。
——詹姆斯·沃顿,《
每日邮报》
一段以严格考证为基
础的叙述,哈钦森的这部
传记广泛借鉴了现存的原
始资料……这是一个刀口
舔血者快意人生的精彩故
事。
——马修·丹尼森,《
旁观者》
哈钦森的写作充满热
情……这本引人入胜的书
呈现了一个充满碰撞的时
代。
——《泰晤士报文学
增刊》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攻城
此类事件,依我愚见,不可轻率视之,而应将其扼杀于雏形,预防一场叛乱比镇压它来得更为容易。
——1663年5月23日,奥雷里伯爵与芒斯特省军事长官
罗杰·波义耳对查理二世如是说
奥利弗·克伦威尔残酷镇压爱尔兰联盟叛乱后,爱尔兰境内原属于天主教和保王党的土地遭到大量充公。表面看来,此举只因新规范军老兵被拖欠了18个月的军饷,不满的呼声日益强烈,囊中羞涩的英国政府才出此下策,通过没收叛徒们的财产来补偿老兵。英国政府此前就采取过这种严苛的举措,以后也不乏重演的可能。
不过,这可不仅仅是为了填补政府在高压下的预算缺口,实际看来,其实算计颇深。
1652年,残缺议会(Rump Parliament)颁布爱尔兰《安置法案》(Act of Settlement),批准即刻处决这场失败叛乱的领导人,同时也立法宣布用收缴而来的大量土地嘉奖那些资助英国政府镇压叛乱的“冒险家”(毋宁说投机者),自1642年算起,他们资助的总额达1000万英镑。同时,收缴的土地也将用来抵偿1.2万名仍于爱尔兰境内服役的英国士兵的军饷。
许多保王党和几乎所有天主教地主都失去了全部或部分领地,尤其是那些住在阿尔斯特、伦斯特(Leinster)和芒斯特的地主,甚至一些并未参与叛乱之人也受到了惩罚。那些在1649年10月1日至1650年3月1日之间住在爱尔兰,但没“表现出对英联邦(Commonwealth of England)利益一贯拥护”的人都被没收了三分之一的土地。实施惩罚前,爱尔兰60%的土地都归天主教会所有,实施后,他们的土地持有量锐减至8%左右——而且其中大部分土壤贫瘠,收成稀少。
雪上加霜的是,克伦威尔还冷酷地发起了民族清洗运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项社会工程。约5万名爱尔兰男女老少被驱逐到牙买加(Jamaica)、巴巴多斯(Barbados)和较小的加勒比海岛,如圣基茨岛(St Kitts)、尼维斯岛(Nevis)和蒙特塞拉特岛(Montserrat)。他们以契约劳工的身份在甘蔗和烟草种植园里工作。1653年,地主们被迫迁往(爱尔兰四省中最小且最贫穷的)康诺特省(Connacht),散居于香农河(River Shannon)以西的梅奥(Mayo)、戈尔韦、斯莱戈(Sligo)、利特里姆(Leitrim)和罗斯康芒(Roscommon)五郡。若不接受流放,唯一的选择就是立即被绞死。据说克伦威尔本人曾下令,爱尔兰人必须“要么去行刑台,要么去康诺特”。
将这些地区指定为流放地,说是为了保护族群,实际就是以水为篱,限制人口——香农河、北大西洋都作此用。为强化限制,克伦威尔政府还沿克莱尔郡东部边界设立了宽1英里的安全区,由移居于此的武装军队驻守,意在“限制移民,阻止他们从海上获得救济”。
另外,政府还悬赏搜捕天主教教士,逮捕一名可获赏金20英镑。协助或窝藏教士都是死罪。虽然希望渺茫,但政府仍想借由羁押教士来削弱或摧毁爱尔兰人民的反抗意志,故而把这些教士囚禁在了伊尼什博芬岛(Inishbofin)的一个拘留营里。这是个草木稀疏的小岛,岛上遍布石块,长3.5英里,宽2.5英里,离戈尔韦郡海岸7英里远。
人们对1649年发生在韦克斯福德和德罗赫达的大屠杀还记忆犹新,无怪乎天主教地主们一个个都能乖乖遵照克伦威尔的处罚令,离开故土,迁往他乡。坊间只传言大规模的流放如何黑暗可怕,但很多人其实还在自己原来的土地上做佃农,服务于不在产业内居住的英国地主。
为确保没收来的土地得到有效分配,进而创造利润,曾在爱尔兰担任英国驻军总司令随军医生的威廉·佩蒂(William Petty)对爱尔兰做了细致彻底的研究,并记录于地图上。这场“地籍调查,(Down Survey)始于1655年,历时3年,参与者上千。通过这项研究,人们对爱尔兰的财富分割有了更准确的认识,从地图上看,比例大概是40杆比1英寸,其中1杆等于21英尺。
P1-3
展开
目录
序言
章 攻城
第二章 逃之夭夭
第三章 阴谋的滋味
第四章 患难见真情
第五章 圣詹姆士街袭击案
第六章 优选胆的罪行
第七章 王室的赦免
第八章 重归大众视野
第九章 上帝之道
后记
大事年表
主要人物表
注释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