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皆有灵性
人间诸虫,皆可入诗
《昆虫备忘录》是汪曾祺散文的代表作,入选部编版小学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这篇文章包括4篇科普小短文,讲的是四种昆虫:蜻蜓、独角仙、瓢虫和蚂蚱,通过儿童化的语言,揭示了它们各自的小秘密,让人对昆虫产生无限的想象和探究的兴趣。
本书将收录包括《昆虫备忘录》《夏天的昆虫》《人间草木》《下大雨》等在内的汪曾祺写的适合小学生阅读,并在文中出现昆虫相关段落的汪曾祺散文经典16篇,让小学生在汪曾祺“人间送小温”的文字中体会汉语之美,在充满童真童趣的文字中感受自然之美。全书分为“昆虫备忘录”“草木虫鱼鸟兽”两个部分,细致描绘蝴蝶、蜻蜓、蜜蜂、蝉、蝈蝈等大自然的精灵,带领我们一起走进昆虫的世界。
全书配以36幅汪曾祺、齐白石生前手绘精美昆虫插画,图文并茂,宜读宜藏。
昆虫备忘录*
复 眼
我从小学三年级《自然》教科书上知道蜻蜓是复眼,就一直捉摸复眼是怎么回事。“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那它怎么看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全形象?捉摸不出来。
凡是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麻苍蝇也是复眼,你走近蜻蜓和麻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就发现了,噌——,飞了。
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
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
蚂 蚱
河北人把尖头绿蚂蚱叫“挂大扁儿”。西河大鼓里唱道:“挂大扁儿甩子在那荞麦叶儿上”,这句唱词有很浓的季节感。为什么叫“挂大扁儿”呢?我怪喜欢“挂大扁儿”这个名字。
我们那里只是简单地叫它蚂蚱。一说蚂蚱,就知道是指尖头绿蚂蚱。蚂蚱头尖,徐文长曾觉得它的头可以蘸了墨写字画画,可谓异想天开。
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画草虫的很少没有画过蚂蚱。齐白石、王雪涛都画过。我小时也画过不少张,只为它的形态很好掌握,很好画,——画纺织娘,画蝈蝈,就比较费事。我大了以后,就没有画过蚂蚱。前年给一个年轻的牙科医生画了一套册页,有一开里画了一只蚂蚱。
蚂蚱飞起来会格格作响,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这种声音的。蚂蚱有鞘翅,鞘翅里有膜翅。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很好看。
我们那里还有一种“土蚂蚱”,身体粗短,方头,色如泥土,翅上有黑斑。这种蚂蚱,捉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很讨厌。
天津人所说的“蚂蚱”实是蝗虫。天津的“烙饼卷蚂蚱”,卷的是焙干了的蝗虫肚子。河北省人嘲笑农民谈吐不文雅,说是“蚂蚱打喷嚏——满嘴的庄稼气”,说的也是蝗虫。蚂蚱还会打喷嚏?这真是“糟改”庄稼人!
小蝗虫名蝻。有一年,我的家乡闹蝗虫,在这以前,大街上一街蝗蝻乱蹦,看着真是不祥。
花 大 姐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们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瓢虫是做得最精致的昆虫。
“做”的?谁做的?
上帝。
上帝?
上帝做了一些小玩意儿,给他的小外孙女儿玩。
上帝的外孙女儿?
哦,上帝说:“给你!好看吗?”
“好看!”
上帝的外孙女儿?
对!
瓢虫是昆虫里面最漂亮的。
北京人叫瓢虫为“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黑色的小圆点。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黑点,叫做“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瓢虫就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吃蚜虫的,是益虫;一类是吃马铃薯的嫩叶的,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
*本篇原载《草花集》,成都出版社,1993年9月;又载《大家》1994年第一期。其中《花大姐》又载《幸福》1996年第十二期。
昆虫备忘录
灌园日记·003
蝴蝶
蒲公英和蜜蜂
花园——茱萸小集二·006
蝶·030
蝴蝶:日记抄·031
蜘蛛和苍蝇·038
果园杂记·047
粉蝶
夏天的昆虫·050
蝈蝈
蝉
蜻蜓
刀螂
昆虫备忘录·057
复眼
蚂蚱
花大姐
独角牛
磕头虫
蝇虎
狗蝇
豆壳虫·068
草木虫鱼鸟兽
家书·075
花·果子·旅行——日记抄·081
街上的孩子·091
人间草木·097
夏天·109
下大雨·117
草木虫鱼鸟兽·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