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用显微镜看大象
0.00     定价 ¥ 3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上海市普陀区图书馆
  • ISBN:
    9787501617401
  • 作      者:
    孙轶飞著
  • 出 版 社 :
    天天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日期:
    2021
收藏
编辑推荐

原创力; 一部真正亲近中国孩子的科普作品:在童书领域,特别是青少年阶段,适合中国孩子阅读的优质原创科普作品非常稀少。无论是满足青少年日常课程需要,还是帮助孩子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一本真正亲近中国孩子(青少年)的科学读物十分必要,这本书可以作为孩子了解生物学史、科学史、世界史的一本原创入门书籍;

创新力;文学的故事+史学的视野+科学的思维=精心打造有温度的原创“软科普”:本书角度独特,内容充实,用有温度、好理解、易接受的文字讲述客观的科学史。以“文”的形式讲“理”不但可以打消很多孩子的阅读恐惧,也可以使文理交融,真正打破学科的壁垒,提起孩子多方面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视觉力;精美的设计,惟妙惟肖的插图,图文并茂,回到科学现场;

专业度;专业审读,化繁为简,十余位科学家传记故事带孩子轻松掌握课内外生物学相关的关键知识点。


展开
作者简介

孙轶飞,科普作家、外科主治医师、讲师。现任河北医科大学医学教育史研究室主任。

2016年出版《2015年中国科普文学精选》(合著),2017年出版《谣言背后的健康真相》(合著)

。2018年出版《照进角落的光:行走在远古到中世纪的医学》(独著),

获第六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银奖。

2020年出版科普绘本《用两百万年斗蚊子》,

获2020年“深圳读书月”十大童书奖、桂冠童书奖。


展开
目录
前面的话:如何用显微镜看大象?
约2500年前:从宇宙到人体
第一章 燃烧吧,我的小宇宙!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约前460-前377)
既年轻又古老的生物学
哲学家眼里的“小宇宙”
和谐的人体=和谐的宇宙
数字“4”的秘密
第二章 亲手“打开”人体,开创一个新时代
安德烈·维萨里(Andreas Vesalius,1514-1564)
人体里到底有什么?
古罗马最伟大的医生
盲从的时代
认识人体秘密的开端

约350年前:显微镜横空出世
第三章 待我助哈维一臂之力
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1578-1657)
马尔切罗·马尔皮基(Marcello Malpighi,1628-1694)
进入新世界的钥匙
我助哈维一臂之力
植物里的“小袋子”
第四章 欢迎来到神奇的“小房间”
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1635-1703)
空气像弹簧,玩弹簧我最强
被忽视的巨人
奇妙的“小房间”
第五章 足不出户,带你发现全世界
安东尼·列文虎克(Antonievan Leeuwenhoek,1632-1723)
足不出户看世界
高级镜片,一个顶俩
写信告诉你,血是什么颜色的
国王有很多,列文虎克只有一个

约300年前:“器官”和“组织”的发现
第六章 我没用显微镜,却能发现疾病的根源
乔瓦尼·巴蒂斯塔·莫甘尼(Giovanni Battista
Morgagni, 1682-1771)
疾病从哪里来
两所名校的离合
健康的人千篇一律,生病的人各有各的疾病
没用显微镜,疾病也别想跑
第七章 我也没用显微镜,也能发现疾病的根源
比夏(Marie Fran?ois Xavier Bichat,1771-1802)
在埃菲尔铁塔上留名的人
情投意合的细胞总会相遇
此“4”非彼“4”

约200年前:细胞砌成的生命
第八章 “小房间”里的“小坚果”
罗伯特·布朗(Robert Brown,1773-1858)
另一位被写进物理课本的生物学家
启发爱因斯坦的人
细胞的另一个秘密
第九章 最伟大的老师
约翰内斯·彼得·穆勒(Johannes Peter Müller,1801-1858)
不是德国人的德国科学家们
科学家是怎样炼成的?
显微镜是个好东西,希望你也有一个
第十章 一顿晚饭点燃的灵感
马蒂亚斯·雅各布·施莱登(Matthias Jakob Schleiden,
1804-1881)
西奥多·施旺(Theodor Schwann,1810-1882)
“一事无成”的科学家
友谊的常青藤
一顿功不可没的晚饭
伟大理论的小错误
第十一章 所有的细胞都来自细胞
弗朗索瓦·文森特·拉斯帕尔(Fran?ois-Vincent Raspail,
1794-1878)
罗伯特·雷马克(Robert Remak,1815-1865)
被忘掉的重要人物
没有画皮,人也能分层
科学界也有不公平
第十二章 一锤定音
鲁道夫·微尔啸(Rudolf Virchow,1821-1902)
最伟大的学生
我不服!
我还是不服!
细胞学说的最后完善
后面的话:一直“在路上”的生物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