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华夏,还有谁能和老李家继续争天下?
没了!
天下是谁的?
唐高祖李渊的。
李渊死了呢?
太子李建成的。
简单来说,这个答案没有错,李建成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大唐帝国的接班人,李渊退休之后自然他就是一把手。
李世民怎么办?这些年来他的功劳最大,不管是李建成当太子之前还是当太子之后。
功劳大就必须当一把手吗?关于这点我们可以看看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周公辅成王”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周朝。周公姬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武王在位期间周公一心一意地配合哥哥的工作,武王死后,周公仍然一心一意地配合自己侄子(武王的儿子成王)的工作。周公有很多英雄事迹,这里就不一一赘述,归根结底一句话,周公的功劳十分大,为国为民做的事情远超成王,但是,周公仍然恭恭敬敬地为成王打工,丝毫没有当一把手的打算。
这样看来,功劳大也不一定当一把手!
但是,就算你把史书翻烂,也再难以找出第二个周公。大多数情况下,功劳跟地位不匹配的都要闹出乱子来,并且,李渊也是这样认为的。
李渊曾经对李世民说: “咱们在晋阳起兵主要是你的主意,要是输了,李家就会断子绝孙,你便是千古罪人;要是赢了,李家就会飞黄腾达,你便是第一功臣,太子这个宝座非你莫属。”
老爹李渊说这话相当于给儿子李世民开出一张支票,至于是否会给兑现,这个问题恐怕没人能给出答案。
后世对此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李渊支持李建成当皇帝,也有人认为李渊支持李世民当皇帝。
对于这个结论,咱们不着急下,先搞清楚到底都发生了什么事儿,通过分析这些事儿看看是否能得出结论。
有人说,李渊和李世民有很深的矛盾,理由就是:刘文静的死。
刘文静是李世民的铁杆粉丝,他们两个的关系就如同裴寂和李渊一样密切,当年李世民要造反最开始没敢直接和老爹说,而是通过裴寂来探口风,由此可知他们关系的密切程度。
李渊当上皇帝之后对裴寂的恩宠更是令人羡慕不已,例如,李渊经常和裴寂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在一个床上睡觉,虽然这完全是兄弟之间的感情,但作为皇帝,这样显然是不合适的。
对于这样不合时宜的做法,一般大臣并不敢直言劝谏,但是,刘文静敢!
刘文静认为当皇帝应该有个当皇帝的样儿,行为必须要检点,不能像以前一样为所欲为。
对于刘文静提出如此尖锐的意见是出自争宠的私心,还是真的为国体考虑我们无法得知,只有他自己心中有数。但是,他和裴寂之间一直有矛盾,这是不争的事实。 有一次,刘文静酒后失言,拔出刀来对着柱子乱砍,边砍边说要找机会把裴寂剁成肉馅包饺子。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醉话就被裴寂和李渊知道了,李渊下令杀掉刘文静,罪名是造反。
说刘文静造反,摆明就是瞎扯。很多年之后,李世民为刘文静平了反。
对于该起事件,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第一方面,无需多想,就是李渊宠信裴寂,没有因为刘文静是李世民的人而放他一马。
第二方面,这是剪除李世民的党羽,看似裴、刘之争,实际是父子相斗。
从我们所掌握的史料来看,更倾向于第一种情况,因为,李渊除了杀刘文静之外,并未对李世民的其他得力手下有丝毫举动,甚至还帮他丰满羽翼,精兵强将都交给他统领。有人说,这是工作需要,不给他精兵强将怎么让他平定四方啊?可是,四方基本平定之后,又让李世民开天策府,招“十八学士”,这又作何解释呢?
P2-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