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大周表情
0.00     定价 ¥ 56.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上海市普陀区图书馆
  • ISBN:
    9787555916611
  • 作      者:
    周瑄璞著
  • 出 版 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
收藏
作者简介

周瑄璞,当代作家。出版长篇小说《多湾》《日近长安远》《芬芳》等多部,中短篇小说集《曼琴的四月》《骊歌》《隐藏的力量》等多部,纪实文学《像土地一样寂静:回大周记》,散文集《已过万重山》。作品获得“中国好书”奖、中国女性文学奖、柳青文学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继《回大周记》出版后,作家周瑄璞再次回到大周村,倾听与记录,感受与思考……

大周村的一切依然鲜活生动,大周村人却命运各异,百岁老人、女村支书、自主创业者、丧偶的农妇、外出打工人……他们的人生际遇、喜怒哀乐勾勒出大周表情,真实而真切,似触手可摸。

作者笔下的大周村,新与旧、变与守在这片土地上激烈交替和碰撞。大周村人从未停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大周这片厚重而温暖的土地上,绵绵瓜瓞,生生不息。人民创造火热的生活,作家也由此寻找到了创作的富矿。

描摹大周表情,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
精彩书摘

后记

                     大周人

    家乡漯河,中原之中,颍河流域,一望无际,平坦得没有一丝丝起伏,我们从小见到一个土坡都很稀罕。土地几乎没有闲暇,春夏秋冬,各种庄稼是大地的轮流主宾。人也是匆匆过客,生于土地,归于土地,世世代代,靠土而生。

秋天收割之后,麦子种下,无边大地短暂裸露。起风时候,天地间飘荡细腻如纳米的黄尘,将人畜、树木、村庄、房屋、动物,将一切的一切,变成黄色,浩大土黄统摄世界,震撼人心,仿佛大地在做一个庄严的仪式,提醒她的子民:你,是这片土地上生出来的。

小小大周村,是国家肌体最细微的一个神经末梢。从前离家的人们,拿着村委会开出的相关证明,外出生存,行走天下,就业升职入党,更是必得有它;现在一切搞活,揣着身份证起身就走,只有遇到上面说的几件大事要事,才赶回来开具证明。这两千多人组成的“部落”,足够丰富和宽广,触角远可伸向全国各地,近可蜷缩回来安度日月。这里所发生的故事足够精彩,所揭示的人性涵盖了大千世界。每一个喜怒哀乐与大政方针、各个行业都在同频共振,社会上有什么她就有什么,世风往哪边刮她便向哪里倒伏,她紧紧依附于社会和时代,决然不会自己独创出一个什么生存模式。

走出大周的人,留在大周的人,囊括了当下中国各个阶层和几乎所有生存状态,活出了各式各样的面貌,有亿万富翁、公职人员、知识分子、出国劳务,有高精尖人才,有小老板小业主,有早出晚归打工人,有安稳小康之家,有人月均收入不足千元,有人贫病交加,有人吃低保,有忠厚良善之辈,有赖种孬孙,又有负债出逃者不知所终……同样生于这片土地,相同而又不同,差距也是如此之大。有人绝处逢生开出锦绣前程,有人从不放弃学习与进取,有人受伤潦倒失望而归,有人为生活的不如意找尽借口,这些统统被装入命运的大筐。

大周人,蒲公英一般撒向全国,北上广深,南北西东,打工创业,联姻安家,连接和带回各地的信息;又如风筝,飘向各处,身后的细绳,牵在家乡,不管走到多遥远,无论过去多少年,老了之后都想还乡,死去之后都要埋进祖坟。

城里有的,这里也都有,哪怕是山寨,哪怕是简化版、替代品,先有了再说。网络,微信,超市,汽车,房贷,一样都不能少。城乡一体化基本实现,汽车二十分钟可达县城,电动车半小时也能跑到,有快递便去镇里取回。在大周和双楼之间的路边,有几个作坊式的小厂,生产木板、楼板与建材;有一间小小的薄砖小屋美发店,生意挺好,店主是个中年女性,洗染烫剪,做出各种你想要的发型;也有几家饭馆酒庄,解决大周人的社交活动,最好的是北边三公里的银海酒庄,生意好的时候订不到座位,只能电话订单,然后亲自跑去“兜回来”,有时候说得晚了连你自己“去兜”都不中,做不出来,没有食材;在贾庄西头,有张广亚夫妻开的装修材料店,供应周边几个村庄的家园建设与生活美化。更有一种带后厢的电三轮或者电动车,遮风挡雨,可拉人,可装货物,售价几千元,几乎每家一个,小车不倒只管开,一直用到散架开不成,真可谓劳苦功高。你能说这不是车吗?这也是重要交通工具和家庭财产呀。每当我看到那样的车子颤巍巍奔跑在乡间公路上,心中深为感动,那是一种美好生活近在眼前的奔赴。

作为一个写作者,我无力改变什么,只是忠实记录,把这里的世态人情和他们的人生故事讲述出来。这是一本纪实文学,全都是真人真事,部分人使用化名,有的人真真假假交错出现。

我去过全国不少地方,见过诸多美景,但那些景致,看看罢了,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只有大周的风景,或许不美,或许很土,可这里的一切,与我有着血肉联系的情感。在我内心,只有大周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是人间本该有的样子。

我对大周的表象和内里,褶皱与缝隙,都非常熟稔,明与暗,真与假,闭着眼也能看到,因为我就是她的一员。我思念着这里,牵挂着这里,书写着这里,远观近瞧,热眼相望,我希望他们有钱,期待他们富裕,盼着他们都过得好。

没有奇迹,没有例外。大周人并不比其他地方更好,也不比其他地方更坏,大周村只是大地上一个小小的角落。太阳底下,永无新事,只有一天又一天需要面对的日子,只有一个又一个真实如太阳,不能直视、无法细究的人性。而我试图掀开一角,记录地球上的大周村、平原上的大周人。

不必歌颂,也无须鞭挞。如实呈现,就是最大的热爱。

如此,我才无愧于大周,无愧于写作。

 

                                           2022年11月至2023年9月


展开
目录

一路走来

生死相依

秋香秋风姊妹花

归来仍是少年

百年沧桑系一身

独自走过

走在还债的路上

巧手修人间

到灵宝去

家和万事兴

南院梦圆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