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军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是个奇迹:尽管饱受病痛折磨,从未向死神低头,去世时仅32岁,但已是闻名世界的无产阶级作家。其代表性作品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所诞生的》《柯察金的幸福》等。
王语今,生卒年不详。原名王世英。父亲王洪杰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俄语专家,曾任中东铁路俄文翻译处处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客座教授等。王语今受父亲影响,从小有良好的语言基础。20世纪40年代,王语今在《文艺阵地》《文学月报》《中苏文化》等杂志发表了大量译文,尤以翻译苏联文学著称。代表作有高尔基的《意大利童话》、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暴风雨所诞生的》等。
孙广英(1908-1982),曾用名孙树人、孙润芝等。生于辽宁省新民县(今新民市)。1926年就读于奉天(今沈阳)医科专门学校,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赴苏联学习,回国后派到东北做党的宣传工作。1934年,因吉东局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孙广英与组织失去联系,在新民、北京从事俄文翻译工作,将大量俄苏文学作品介绍给了中国读者。1982年病逝于北京。代表作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所诞生的》等。
展开
——学者,陈建华
★翻译活动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一开始,一直贯穿到左翼文学运动的始终。……人们从中了解世界文学的历史及其发展,汲取先进思想文化的养料,学习创作的方法,以此推动创作,深化理论,建设中国自己的鲜活的文学。甚至可以说,没有翻译,就没有中国现代文学,也就不会有其辉煌的历史。……这套书汇聚了俄苏文学的名家、脍炙入口的名作、名震遐迩的名译,既有文学欣赏价值,也有历史文献价值。
——学者,王锡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