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大宋词人那些事
0.00     定价 ¥ 6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黄浦区图书馆
  • ISBN:
    9787511370785
  • 作      者:
    李清秋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每一种心境,似乎都被古诗词吟咏过。温柔与缱绻,家国与天下,以诗下酒,以诗会友,以诗传情,以诗明志。千年后的我们,独坐尘嚣,遥想当年的风云际会,胸中自是百转千回。
  然而,诗词的璀璨光芒之下,却是无数诗人词人踽踽独行的落寞与愁肠百结的悲戚。盛世诗词如何铸就,它们的背后又有着诗人词人怎样辗转起伏的人生和浓墨重彩的悲辛?本套书将带领读者品读诗词背后的精彩故事。
  不懂词者人生,何以解绝代宋词之真意?

展开
内容介绍

  不读诗词,不足以知春秋历史;不读诗词,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读诗词,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不读诗词,不足以见流彩华章之美。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每一种心境,似乎都被古诗词吟咏过。温柔与缱绻,家国与天下,以诗下酒,以诗会友,以诗传情,以诗明志。千年后的我们,独坐尘嚣,遥想当年的风云际会,胸中自是百转千回。
  “诗言志”“词缘情”,诗词里表现出诗人词家们高尚的爱国情操,飞扬着他们的凌云壮志,记载着他们的悲欢离合,传达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同时也抒发了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和体验。
  《大宋词人那些事:绝代宋词背后的精彩故事》用演绎的方式,多情的笔法,带你梦回大宋,感受跨越千年的不老诗心。

展开
精彩书摘
  三
  寒冬至,出邓州,过南阳,到襄城。
  此时,宋夏大战已爆发。西夏的君王元昊带兵大举侵宋,宋朝的守将或骄横轻敌,或不懂兵法,以致宋军连连败退,失去了大片国土。随着西北边境一带接连沦陷,宋朝陷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欧阳修意识到,外患起源于内忧,长久以来宋朝官僚的腐败、荒淫无度,以及肆意敛财,都是造成宋朝外强中干的原因。于是,他想到了变革,只可惜他的官职较低,无法直接向朝廷提出这些建议。
  幸好,朝中存在许多与欧阳修一样的有识之士,如富弼建议宋仁宗解除“戒越职言事”的禁令,广开言路,允许各级朝臣直言进谏,同时将韩琦、范仲淹、尹洙等曾因直谏而受到贬斥的官员重新委以重任。在一系列的改革下,延州一带的边防得到了大力改善,及时抵御了西夏的侵犯。
  欧阳修身在滑州,却时刻关注着边疆战事以及朝中动态。听闻范仲淹再次受到重用,他心中甚喜,满心期望自己也有机会参与其中,与自己崇敬之人一同效命沙场。谁知他的愿望只成真了一半,范仲淹确实向朝廷推举了他,然而他最后得到的职位却只是书吏之职。
  书吏的职责不过是撰写军中文书,再无其他。欧阳修对这一职位感到十分失望,他本就不喜那种四六传统文书,何况他所期望的是真正参与到主持防务、出谋划策的工作中去。于是,在《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中,欧阳修写道:“若夫参决军谋,经画财利,料敌制胜,在于幕府苟不乏人,则军书奏记一末事耳,有不待修而堪者矣。由此始敢以亲为辞。”
  欧阳修表面上的拒绝理由是要留在年老的母亲身边尽孝,不便远行。其实,这只是一种委婉的说辞罢了,他真正的理由是不愿以文士见召。他说,时文本就非他所好,曾为了考取进士,不得已而为之。“今废以久,惧无好辞以辱佳命。”
  不肯赴命,并不代表欧阳修就此不再关心国事,恰恰相反,在与范仲淹的书信中,他还时时提醒范仲淹欲速则不达,对待军事务必要“较彼我之利否”,不能因想快速取胜而忽略细节、失掉谨慎。
  没能去往前线是欧阳修心中的一个遗憾,幸而在他拒绝书吏之职不久后,朝廷恢复了他馆阁校勘的职务。他终于结束了被贬的生涯,回到京城,重入朝堂。
  回到汴京,欧阳修的主要工作是奉命继续参与《崇文总目》的编撰工作,这样的工作对于欧阳修而言可谓驾轻就熟。事实上,欧阳修虽然回到了汴京,但他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多大的好转,反而更加拮据了。馆阁校勘的俸禄不多,对于欧阳修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人来说,要维持生活是很艰难的。于是欧阳修在给梅尧臣的回信中写道:“某于此,幸老幼无恙。但尤贫,不可住京师,非久,亦却求外补。”这样拮据的生活持续了一年之久,直到《崇文总目》完工,欧阳修被升职为集贤校理,俸禄稍增,他的生活才略有改善。
  复职返京第三年,朝廷临时派欧阳修与张方平一同担任“别头试”的考官。同年三月,欧阳修根据宋仁宗所出的御试题目自作一篇辞赋呈给宋仁宗。赋中指出天灾实则人祸而为之,身为国主,理当“慎择左右而察小人”,“肃清宫闱而减帘列”。欧阳修还直谏宋仁宗,请他“应天以实”,要实实在在地给百姓以恩惠,不要只给口头承诺。
  此时的宋仁宗正急需直谏之士,以消除宋朝所面临的危机。读过欧阳修的这篇赋后,宋仁宗感到他言之有理,于是不但赐书赦免了他之前的“罪责”,还对他进行了奖赏,欧阳修的仕途开始上升。
  西夏国主元昊野心不死,继续派兵攻打宋朝。契丹见状,也想趁乱分一杯羹,于是集兵备马威胁宋仁宗,若不将宋朝北部的一处边防要地拱手相让,就举兵攻城。宋仁宗派出使者和谈,最后以每年向契丹增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的代价才保住了那一片国土。
  ……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李煜——做个才人绝代,可怜薄命君王

第一节 一将功成万骨枯   /   003

第二节 身处荣华覆烟云   /   011

第三节 徒临悬崖送山河   /   017

第四节 一生一世一双人   /   024

第五节 半梦半醒终成劫   /   033

第六节 亡国之恨长悠悠   /   047

第七节 粲然锦花随风散   /   058

 

第二辑 柳永——追前事,暗心伤,一生赢得是凄凉

第一节 优游少年柳三变   /   071

第二节 烟花巷陌别样情   /   078

第三节 羁旅生涯峥嵘路   /   085

第四节 明朝散发弄扁舟   /   096

第五节 羁旅宦游求显达   /   102

第六节 守得云开见月明   /   111

第七节 落寞晚年凄凉了   /   121

 

第三辑 欧阳修——名家风范,独醒醉翁

第一节 寒门才子初长成   /   133

第二节 赏花品茗心清雅   /   140

第三节 事业爱情皆明朗   /   149

第四节 气盛奈何路坎坷   /   157

第五节 历经辗转终达成   /   165

第六节 愿与墨香长相伴   /   174

第七节 垂垂暮老盼田归   /   183

第八节 一生辛劳终得闲   /   192

 

第四辑 苏东坡——把世俗的苟且,活成潇洒的人生

第五辑 晏几道——我的痴狂,只为相思老

第六辑 李清照——人生不过一场憔悴花事

第七辑 朱淑真——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

第八辑 辛弃疾——仗剑天涯,英雄悲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