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岛屿,世界扑面而来,避之不及。岛屿成为纷繁世事的镜像。
岛屿的空间虽小,却足可成为文学的样本。岛屿是纷繁世事的镜像,也是个体精神冒险之地——在微缩景观里,有人谋划着疯狂的海外之行,传奇的履历,源自血液里的躁动。也有人默不作声地藏匿,内心深处却满怀着逃离尘世的喜悦。
十年之前,我的写作已和岛屿有关。我出生在胶州湾内的一个半岛,后来又往来于东南沿海若干杳不可及的无名海岛之间,深入到不为人知的所在。岛屿的弹丸之地,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文本生发方式,岛屿也曾内化为我自身性格的一部分,这使我走向内陆后出现各种不适,也可看作是我在世俗中所历的种种失败的根源。本不当萦于心,然则其裹挟的光阴已然蹉跎,无可挽回。至为沉痛者,莫过于此。
值得欣慰的是,来自异国的同龄人朱迪斯·莎兰斯基(JudithSchalansky)在地理学的视域内发现了岛屿的矫然不群。作为狂热的岛屿爱好者,她为岛屿找回了尊严。她曾在地图的空白处写道:“不少岛屿都远离大陆,远到根本无法绘入国家的行政区划图。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被略去不提,只是偶尔,它们才会在绘图学的某张短腿小桌子上得到一席之地,它们被框进一个小框,蜷缩在整张地图的角落处,有自己单独的比例尺,可就是没有具体的位置信息。”
地图的绘制者们致力于定向,勾画出岛屿的边界,却发现这一切是徒劳,因为岛屿的形状时刻都在变幻——海潮上涨,礁石崩落,大船搁浅,这些不确定因素,都足以使岸线变动不居,岛屿的形状因此改变。一只在海岸觅食的海鸟,其长喙也可啄破脆弱不堪的岛屿边界,令地图绘制者的劳作毁于一旦。
岛屿是难以圈定的,其空间虽显逼仄,却可成为文学的样本。世事的乖谬无常极易被广袤的内陆所稀释,而岛屿地僻而小,一切情节得以无限放大,无处藏身。在岛屿,世界扑面而来,避之不及,岛屿成为纷繁世事的镜像。与此同时,岛屿也是个体精神的冒险之地——在微缩的世界里,有人谋划着疯狂的海外之行,传奇的履历,源自血液里的躁动。也有人默不作声地藏匿,内心深处却满怀着逃离尘世的喜悦。
岛屿难以被规驯。岛屿日夜悬浮在深渊之上,却不沉没。岛屿令人沉湎的理由,无外乎此。对这些岛屿的魔幻式重构也非止一日,将不同的岛屿轮廓图层层叠加,做平面投影,得到的却是乱麻一般的黑漆漆的线团,这形状似乎更接近岛屿的本质——它们从来都不中规矩,不入绳墨,就像海面的波浪一样,不停地运动,不住地闪烁光芒。
许多年后,我将所历的岛屿一一比照,随着对岛屿的截面观察的深入,自我认知也无限剖分,沉恸地寻找与追问。
犹记得十年前的夜晚,归航的船上。岛屿上连绵的山峰已经出现在海平面上,那些交接的抛物线带来了无可挽救的挫败感,颇令人沮丧。我们在船上都沉默了,没有人说话。黑压压的海面,是几千米的深渊,时间在船舷之外凝滞。当此之境,便可瞬间证得此身之虚妄,于大梦中惊醒。
写下这些,是为序。
盛文强
2016年5月于青岛
︱上篇︱
岛屿之书
六月至九月
渔民画记
海底的祖先
北船录
海怪三种
绳结手记
告别演出
和鱼交谈
夜泊周岛
︱下篇︱
海上七夜
彗星和海啸
鱼虾在我房上
奇遇
渔事录
父亲的海
谁建大宅
半岛人物志
草木篇
搁浅的鲸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