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就是回家 有爱篇》精选《霍乱时期的爱情》《巴黎圣母院》《小妇人》《傲慢与偏见》等11部以“情感”为主题的**级影响力文学经典。
把一本厚厚的书浓缩为1万字的精品书稿,“把书读薄”;同时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由浅入深,理清故事脉络、剖析人物性格、梳理干货亮点,轻松看懂世界名著。
从了解一本经典开始,好读书,读好书,勇敢迈出阅读第一步,去了解经典中蕴含的真正的人生大道。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有无数次遇见爱情的可能。愿你有英雄呵护,也有勇气独立,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活得光芒万丈。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情不会辜负痴情的人
本书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擅长将现实主义和幻想结合起来,以平静从容的口吻,无比优雅的语调,给读者讲述一个个残酷现实的故事。在他的叙述里,哥伦比亚乃至整个南美大陆的风云历史像一幅画卷,徐徐展开在读者面前。
马尔克斯大学时就读的专业是法律,后来因为哥伦比亚内战而中途辍学,从此进入记者行业,一边从事新闻报道,一边进行小说创作。记者的身份令他有机会看到哥伦比亚的整个社会现实,也让他更准确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所有这些宝贵的经历,后来都成为他小说创作的珍贵素材。
1982 年,五十五岁的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沉淀四年,打磨出了《霍乱时期的爱情》这部长篇小说。马尔克斯曾经表示,有两本书让他写完后,感觉整个人仿佛被掏空了,一本是《百年孤独》,另一本就是《霍乱时期的爱情》。然而与《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不同,这本书没有“魔幻”,也没有宏大的叙事,有的只是优雅平静的讲述,诉说着世间zui朴实也zui动人的情感——爱情。
《霍乱时期的爱情》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而且是一个幸福的爱情故事。
年轻的电报员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对美丽的费尔明娜一见钟情,开始了猛烈的追求。然而在经历了三年的书信往来之后,费尔明娜zui终还是拒绝了他,嫁给了家世显赫的医生胡维纳尔·乌尔比诺。
弗洛伦蒂诺的爱没有因此而熄灭。在无尽的等待和孤独中,他靠着对费尔明娜的爱熬过了五十年,在医生去世后,他迎来了第二次属于自己的机会。
五十年,美人已迟暮,英气风发的少年也被岁月缴了械,值得欣慰的是,跨越了半个世纪的爱恋到底修成了正果。
在谈到创作灵感时,马尔克斯说他是依据自己父母的爱情经历创作了这个故事。为了尽可能详细地了解父母的爱情故事,他经常回家和他们聊天,在有意无意中询问他们的恋爱和婚姻,但并没有透露自己想写这样一本书。
马尔克斯的父亲曾是个电报员,有一次,马尔克斯忽然急于知道一个技术上的问题,便打电话问他的父亲电台之间的联络方法叫什么,这一举动让老人察觉出了他的动机,却没有揭穿。
这样一段从青春年少一直延续到老的爱情,其中也必不可少地包含着人生的艰辛、困顿和痛楚,所幸到zui后付出终有回报,爱情没有辜负痴情的人。这样的结局也是作者的用意所在。
马尔克斯说:“大多数的爱情故事都是凄凉的,总是以悲剧收场……在我看来,快乐是目前已经不时兴的感情。但我要尝试把快乐重新推动起来,使之风行起来,成为人类的一个典范。”
所以,当我们在故事的zui后,看到这对快乐的老人实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梦想时,也由衷地为他们的快乐而高兴。
然而作者的野心还不止于爱情。故事的背景被安排在19世纪80年代霍乱肆虐的一段时期,目的是在爱情之外,渗透那个时代激动人心的社会气氛和时代精神。为此,马尔克斯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阅读了19 世纪末的许多历史著作,以求在描述那些历史事件时做到真实和准确,为读者构建出一幅后殖民地时期的哥伦比亚社会图景。
从书中,我们可以真切地看到当时的哥伦比亚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做着怎样的工作,穿什么样的衣服,喜欢什么样的花卉。同样,我们也会看到人们的生活中笼罩着贫穷、疾病、困苦的阴霾。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衬托之下,爱情显得尤为稀有和珍贵。
除了费尔明娜与弗洛伦蒂诺的爱情主线外,书中还讲述了各种各样的爱情故事。有为爱而死的爱情,婚姻之外的爱情,有露水姻缘,有一厢情愿,还有年龄差距几十年的老少之恋……毫不夸张地说,《霍乱时期的爱情》像一本爱情百科全书。马尔克斯不只讲述了一个老派的爱情故事,他还想穷尽人世间所有的爱情面貌。
01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情不会辜负痴情的人
02 巴黎圣母院·在命运的旋涡里无人幸免
03 小妇人·不负爱与自由
04 傲慢与偏见·对爱情的选择,就是对人生意义的选择
05 简·爱·我唯一不能丢弃的东西是自尊
06 包法利夫人·爱与欲的煎熬
07 安娜·卡列尼娜·我是个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
08 飘·一位乱世佳人的传奇人生
09 百年孤独·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
10 丰乳肥臀·活着的人要继续活下去
11 妻妾成群·女性生命如昙花般地绽放与凋零
读书就是回家,留一点时间给自己。——麦家
读书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贾平凹
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往往兼具箴言、寓言和预言的特性,值得我们陪伴一生。——苏童
阅读,催动内心之花绽放。——阿来
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辉子曰:“吾未见好书如好色者也。”古今感慨有共通焉,共慨之。共勉之。——马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