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国家宝藏全档案
0.00     定价 ¥ 39.8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黄浦区图书馆
  • ISBN:
    9787500865193
  • 作      者:
    胡杨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胡杨,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毕业,现任教于咸阳师范大学。多年来研究潜心中国传统文化史,代表作品有:《帝国龙脉:中国二十王朝开国龙脉解密》“全档案系列”《一本书读通国学常识》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近期推出的“全档案”系列丛书的一本。
  本书介绍了中国历代关于宝藏的神秘传说和历史典故,涉及秦始皇陵宝藏、定陵宝藏、清东陵宝藏、马陵山十字坡藏宝、金沙遗址、黑水城、瞿塘峡夔门黄金洞、方腊石窟藏宝、张献忠窖金、石达开藏宝、雷峰塔地宫、乐山大佛“藏宝洞”、“南海一号”沉船、“阿波丸”沉船……
  本书内容详实,考据严谨,装帧精美,是一本了解宝藏的好书。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楼兰古城的前世今生
  据《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是古代扼“丝绸之路”的要冲。
  汉代伟大探险者张骞出使西域后,第一次将楼兰带到了世人的眼中。汉武帝听闻大宛马品质优良后,打算购置这些马匹武装大汗骑兵,以满足他征服天下的雄心壮志。于是他多次派使节前往大宛、康居一带求购,而楼兰正处在运送这些马匹的必经之路。
  楼兰是一个小国,既不敢得罪匈奴人,也不敢得罪汉人,就在两大势力前巧妙地周旋着,以维持其政治生命。暂时担负起了向汉使提供食宿以及粮草的繁重任务。后因汉使多次虐待向导,楼兰开始拒绝服从西汉的命令,两者之间关系恶化。
  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楼兰王安归在匈奴唆使下,曾几次攻杀汉使,掠夺财物,这使得西汉皇帝非常恼火。于是,汉朝大将军霍光就派属下傅介子去杀楼兰王。到了楼兰后,傅介子拿出许多金银锦帛,假意要送给安归。楼兰王安归大喜,应邀与傅介子一起饮酒,傅介子有意灌醉安归,将其扶到屏风后,命两名刺客杀了安归。傅介子对各王公大臣说:安归负汉,是大汉天子派我来杀他的,应该立他的弟弟尉屠耆为王。谁如不从,汉朝的大军马上就到!各王公大臣见安归已死,而且汉朝大兵压境,反抗只是徒丢性命,只得默认了这个事实。
  安归死后,汉昭帝即诏立曾在汉朝做侍子的尉屠焉为新王,并改楼兰国名为鄯善,授予国印,赐宫女为妻及大批车马和辎重。尉屠耆归国后,为了摆脱匈奴人的控制,立即率领国人南迁,并改国名为鄯善。至此,曾经创造过辉煌文明的楼兰作为一个国家已经从历史上消失了,但作为一座城市,它仍然延续下来。
  东晋后,中原群雄割据,混战不休。到了唐代,唐朝与吐蕃又在楼兰多次兵戎相见。王昌龄《从军行》中曾写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可见,在唐朝,楼兰还是边陲重镇。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个在历史上显赫一时的楼兰古城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二、楼兰古城重见天日
  1900年,著名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带领一支探险队到新疆探险,在行进的过程中,他们发现用来挖水的铁铲丢在了前一夜的宿营地上。要知道,在沙漠,水就是生命,而铁铲是他们用来挖水的唯一工具。斯文·赫定不得不命令队员奥尔迪克回去寻找。奥尔迪克强忍饥渴立即出发,幸运地找到了这把铁铲。就在返回途中,突然狂风大作,飞沙打在脸上使他无法睁眼,他迷失了方向。当风暴停息之后,奥尔迪克面前出现了一些高大的泥塔和房址,起初他以为这是千年难遇的“海市蜃楼”,但走近一看,才发现这是一座被风沙湮没的古城废墟。映入他眼帘的,不仅有残垣断壁、巨大的房梁,还有遍地的碎陶片和浮露于地表的佛珠铜钱等。
  第二天,奥尔迪克找到了队伍。当斯文·赫定从奥尔迪克手中接过那几片木雕残片时,有多年探险经验的他,立即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处使自己闻名于世的重大发现,斯文·赫定当场由于兴奋过度而惊叫起来。这位探险家用颤抖的手挥笔记录了这一心情:“这些精巧的蜗卷纹和草叶纹雕刻使我眼花缭乱了,这果然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为了生存,他们将考察楼兰的计划拖到了第二年春天。1901年,斯文·赫定重返沙漠。然而这次沙漠之行并不顺利,上次是因为机缘巧合遇到古城,如今在浩瀚如海的莽莽沙漠,想找到古城,谈何容易。就在斯文·赫定一行人疲惫不堪之时,奇迹出现了,他们发现了很多古代的烽火台,并沿着烽隧线,到达了他们梦寐以求的那片废墟。
  在这里,他们发掘了大量文物,包括钱币、丝织品、粮食、陶器、36张写有汉字的纸片、120片竹简和几支毛笔……最重要的文物当属那些魏晋木简残纸。魏晋书法真迹流传至今者寥寥无几,被历代收藏家视为珍宝,而赫定在遗迹里一次发掘所获就达150余件。斯文·赫定回国后,把文物交给德国的希姆莱鉴定。经鉴定,这座古城就是赫赫有名的古国楼兰。消息一出,世界震惊。此后,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两次到楼兰考察挖掘,发现了附近十几座城址、寺院、住宅遗址等。美国的亨廷顿和瑞典的布格曼探险队先后到过楼兰,均有所发现。楼兰古物成为欧美和日本探险队激烈争夺的对象。楼兰古国神秘的面纱被撩开了一角。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陵墓宝藏
秦始皇陵宝藏:超乎想象的恢弘
空前绝后的帝王陵墓
神秘莫测的巨大陵寝
幽幽地宫谜团重重
汉朝楚王陵:狮子山惊现“大空洞”
汉朝楚王陵的奇特建筑
狮子山上的意外发现
汉朝楚王陵几大难解之谜
乾陵:“二圣”并葬,能有多少宝藏
令人神往的乾陵
地宫内的奇珍异宝
乾陵意外现身
定陵:争议与谜团交织的明皇陵
唯一一座开发的皇陵
价值连城的陪葬品
凄婉的陪葬往事
万历皇帝及两后的姿势之谜
清东陵:江洋大盗和丢失的绝世珍宝
清东陵大批珍宝被盗
盗墓案发,孙殿英破财免灾
迷雾重重的徐公馆
说法不一的藏宝证言

第二章 古城宝藏
金沙遗址:两台挖掘机解开的千年秘密
敲醒沉睡的“金沙”
蜀都的“太阳神鸟”
埋藏于巴蜀的千古疑云
马陵山十字坡:传说中的“十八池金子”
十八池金子
土匪藏宝的传说
福兮祸所伏
抚仙湖宝藏:水下古城的神秘宝贝
抚仙湖的探测发现
抚仙湖的重重谜团
寻宝李家山
新疆和田:牵出神秘的玉石宝藏
丹丹乌里克遗址
玉龙喀什河里的和田玉
瞿塘峡夔门黄金洞:公孙述藏宝之谜
白帝城、公孙述和黄金洞
失望而归的专业探险队
纯粹巴人灭绝之地
齐王府宝藏:富可敌国的蒙古王公
在多次变乱中权财增多的齐王公
堂皇壮观的齐王府
色福晋的最后供词
种种线索指向地下藏宝库

第三章 战争藏宝
项羽金锣神秘字符:在众说纷纭中探宝解读
天价破解的神秘字符
金锣还是錞于
项羽宝藏神秘解读
方腊石窟藏宝:关于一块奇石引发的大起义
青山中秘藏石窟的传说
天斧神工的石窟群
奇石引发大起义
“八十一处”藏宝洞
大海盗吴平的藏金窟:一段皇帝与海盗的传奇
皇家宝藏缘何落入南澳?
海盗吴平藏宝在南澳?
野拂藏宝之谜:天门山六大古谜之一
野拂藏宝天门山
探访观音山
“九驴十八担”的传说
张献忠窖金:关于“八大王”洗劫成都府的历史记忆
老虎滩里的银锭
寻宝活动
普照寺与宝藏的关系
石达开宝藏之谜:面水靠山,宝藏其间
翼王石达开率兵出走
安顺场刘湘挖宝
山王坪藏宝的传说
茶马古道上的宝藏:称雄一方的土司世家
最后的哀牢土司李润之
众说纷纭的李家藏宝地
茶马古道上运走的宝藏

第四章 佛寺宝藏
铁山寺:高僧保管黄巾军宝藏始末
汉人出家第一人
铁山寺藏宝
寻宝未果终成谜
法门寺:惊现独一无二的佛指舍利
法门寺的佛骨舍利
层层打开地宫门
佛指舍利终于显身
乐山大佛:佛像胸前惊现“藏脏洞”
海通剜目凿佛
乐山大佛——“天下太平”
大佛胸前现“宝藏”
雷峰塔地宫:鎏金塔再现世间
雷峰塔的生命轨迹
地宫的深入挖掘
最终未解开之谜
大报恩寺:拥有世界奇观的皇家寺院
皇家寺院
散落的镇寺宝物
惊现千年铁函

第五章 海底宝藏
南海一号:揭开了海底瑰宝的神秘面纱
捞宝捞来的财富
海底宝藏遭盗
“南海一号”
广东湛江硇洲岛:找寻礁石中的银币
西班牙银币
潜入海底
海底探索
碗礁一号:“海底瓷都”惊艳出世
抢救性捞捕工作
“海底瓷都”惊艳出世
精美青花瓷
阿波丸:为什么让世界如此惦记
拥有免死牌却仍被击沉
大量违约物资
艰难的“77·13工程”
还没有浮出水面的真相
华光礁一号:西沙群岛的沉船宝藏
发掘“华光礁一号”
迷雾重重的“华光礁一号”
不孤单的“华光礁一号”沉船
海上丝绸之路:一张“海底藏宝图”
探究海上丝绸之路
细绘“海底藏宝图”
安眠的象山东海沉船群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