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速度:孩子未来能长多高的关键
我曾经在深圳一家医院做身高管理案例会诊。其中有2 个21 月龄的男孩,身高都处于第3 ~ 10 百分位数,且已经用保健方法干预了3 个月。
我提出:一个孩子继续留在保健科干预,另一个孩子转诊内分泌专科排除相关疾病。
儿童保健科一位年轻医生不解地问我:“蒋老师,两个孩子情况一样,为什么处理方法不同呢?”
我告诉他,生长速度是做出判断的关键。
在18 ~ 21 月龄这3 个月间,孩子的身高平均增长速度是3 厘米。第一个孩子,保健干预后身高增长了3.5 厘米,超过平均速度,呈现出良好的干预效果。第二个孩子,只长了1.5 厘米,明显低于平均速度,说明保健干预效果不佳,需要排除影响身高的疾病。
即使孩子在内分泌专科诊断出疾病,进行治疗之后,我们仍然可以继续采用保健的干预方法,同时检测孩子的身高和体重, 观察治疗后的效果。
1.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平均生长速度
根据我国《0 ~ 18 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值表》, 我们可以粗略地计算出各个年龄段儿童、青少年身高和体重每月的平均增长值。
具体的方法是:选择这个数值表50 分的那一列,用下一行的数据,减去上一行的数据,得出的结果就是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身高和体重的平均增长值。
我整理了一份我国儿童青少年身高和体重平均增长速度参考数值表。
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个参考值,不是通过严格的科研得出的儿童体格生长速率标准。但是用于儿童生长速度的简单评价,还是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的。
2. 孩子患内分泌疾病的表现
下面这7 条中,如果符合1 条,家长就需要考虑带孩子去内分泌科检查诊断了。
1)在我国《0 ~ 18 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值表》中,孩子的身高,位于所处年龄的第3 百分位数以下。
2)孩子当前年龄的身高,所处的百分位数,比遗传身高所处的百分位数低2 个百分位数。
3)孩子的生长速度低于正常范围。
4)孩子的骨龄提前2 岁以上,并且骨龄的身高低于第10 百分位数。
5)孩子的骨龄落后2 岁以上,并且年龄的身高低于第10 百分位数。
6)腕骨的发育水平,落后于RUS 骨龄发育水平2 岁,且年龄的身高低于第10 百分位数。这里所说的RUS 骨龄,指的是, 根据手掌和手指骨评价的骨龄,也被称为掌指骨骨龄。
7)8 岁或9 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也就是男孩出现胡须、阴毛和腋毛,女孩乳房开始发育。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任意一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的内分泌专科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
3. 生长速度计算公式
一般情况下,我们计算孩子的生长速度,有这样一个公式:
年生长率=
比如,一个孩子第一次测身高是128 厘米,3 个月后测身高是130 厘米,则
×12=8
即这个孩子一年的身高生长速度为8 厘米。
4. 评判孩子的生长速度
我们应该如何判断孩子目前的生长速度是不是合适呢?
(1)身高生长速度
身高生长速度是否合适,一是和遗传身高相比,二是和期望身高相比。
如果孩子的遗传身高超过了平均水平,也就是男孩172.7 厘米,女孩160.6 厘米,那么孩子每月或每一阶段的身高生长速度也应该超过平均水平才是合适的。
同样,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身高在平均水平以上,那么孩子每月或每一阶段身高生长速度也应该超过平均水平,将来达到期望身高的希望才比较大。
如果孩子出生后第一年,身高增长低于23 厘米,第二年身高增长低于9 厘米,第三年身高增长低于7 厘米,那么这些数据表示有可能存在疾病的风险。
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身高增长速度应该在每年7 厘米以上。如果孩子在青春期并没有出现身高生长加速的情况,那么就可能影响成年身高。
(2)体重增长速度
孩子体重的增长速度,达到平均水平就可以了。如果能控制在平均水平以下,就更好了。孩子在3 岁以后,直到进入青春期之前,每年体重增长1 ~ 2 千克就足够了。按照这一标准,每月体重的增长值在0.1 千克左右就可以。
身高和体重,虽然都是儿童生长的重要指标,但是两者的生长期是完全不同的。身高的生长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一旦长完, 一生几乎无法改变,而体重在人的一生中随时可能改变。
所以说,以身高促进为导向的理想体格生长速度应该是:努力促使身高生长速度达到或超过平均水平;控制体重的增长速度在平均水平或平均水平以下。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份促长高食物与促长胖食物的清单。
5. 生长偏离
什么是生长偏离呢?
简单来说,就是指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体内外某些因素的影响,使生长速度、体格生长和匀称度发生异常,生长发育偏离正常轨迹的现象。
孩子出现生长偏离,外在表现主要有以下5 种。
注:其中的“均值”参见《我国儿童青少年身高和体重平均增长速度参考数值表》。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生长偏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