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书:西南联大》是海男新创作的长篇小说,作者收集了大量史料,以南渡队伍中北京大学的一位穿蓝花布裙的学生的视角,以抗战时期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和昆明的民俗风情为背景,用小说的形式,散文诗的语言,史诗般地叙述了在这一重大人文历史背景下,勇于探索生命意义的学子们,与梅贻琦、冯友兰、陈寅恪、闻一多等大师相遇在南迁之路上,面对战争给个人和国家带来的劫难,以投身战争的形式完成了他们对于生与死的实践或与探索。这部穿越战乱史的人文史诗,穿插了他们的爱怨、情泪,青春与爱国的激情,同时又细腻地呈现出了西南联大独特的人文风貌和精神追求,激情、悲壮、可歌可泣,具有丰厚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这部穿越战乱的人文史诗,穿插了他们的爱怨、情泪、青春与爱国的激情,同时又细腻地呈现了西南联大独特的人文风貌和精神追求,激情、悲壮,可歌可泣,具有丰厚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梦书:西南联大》:
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已经相继从不同方向听见了货郎的吆喝声,他们蜂拥而出,从梦中醒来的脸上挂着天真无邪的微笑。这微笑让我想起父亲的存在。某一天,在我童年的日子里,门口来了货郎,那应该是一个冬天的上午,我还藏在一床温暖的被子里睡懒觉……货郎在门口的叫卖声唤醒了我。我起初只是将头钻出了被子,后来就将整个身子从热烘烘的被子中钻了出来……父亲替我穿好衣服,牵着我的手来到了门外,只见寒风呼啸的街道上只有三三两两的人走过去,家门口站着货郎,寒冷中他的身体似乎在颤抖着。父亲给我买下一只手转小锣鼓……而我就是从那天开始,在这个又寒冷又温暖的世界上知道了货郎的存在。此时此刻,我想起了父亲,只要想到他已离世多年,我的生命旁边就会途经流水,那条哗哗流动中的水流一次次地告诉我说,父亲已乘着水流声到天上去了。在一个没有父亲的日子里,转眼间我已经到了穿上蓝花布裙离家求学的日子;转眼间,在一个没有父亲的日子里,我已经陪同我的旅行团开始了南渡的长征;转眼间,在一个来自小镇的货郎面前,也是我父亲离开了多年的一个日子里,我又一次看见了货郎,孩子们围在满脸笑容的货郎面前,这应该是流浪中的货郎最为快乐的日子。
孩子们从他们的存钱罐中找出了零零散散的硬币,就是为了买下货郎箱子里的一小件物品,他们叽叽喳喳,就像周穆肩头上的那只小鸟。开始从镇学校出发时,小鸟是在我手掌,走着走着小鸟就已经到了周穆的肩头,时间是幻变的,在我想象不到的时候,我又见到了货郎。我买下了他木箱中的一盏马灯,那也是他箱子中唯一的一盏马灯,对于已经有流亡经验的我来说,一盏马灯是有实用性的,它会照亮我们旅途中的黑夜。
突然耳边传来了喜庆的鞭炮声,我们转过身,看见了抬着轿子的新娘队伍,穿着大红袍衣的新娘头披一块四方形的大红色绣布坐在轿子里,满心喜悦的新郎则走在轿子旁边,前面是一阵阵的鞭炮声,再后面是五六个人手抚竹笛、二胡、锣鼓等乐器。周穆说,我们跟随婚礼去看一看吧,这也是社会调查啊。我觉得有道理,我们便跟上了迎接新娘的队伍。迎亲队伍很长,队伍中的一位大嫂看见我们加入了很高兴,她便开始带领着几位年轻的女人在扭秧歌,节奏好欢喜。周穆说,我们也学嫂子们扭秧歌吧!我经不住这种诱惑便开始参与了她们喜庆的队伍。有太长时间我们没有这样快活了,我们开始时是模仿,后来就渐次掌握了节奏,迎亲的队伍不知不觉出了小镇,我们拐上了林中的一条小路,古老的乐器一路演奏不息,在这样欢快的旋律中我们似乎已忘记了时间和地点的跨越。到了山下的一座不大的村寨,这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钟左右了,时间已经不在那座远离战乱的古镇中穿行,时间已经让我们在林中穿过了好几条弯曲的小路;时间已经让我们偏离开了旅行团,我们在中间还蹬过了一条河流,那是一条宽阔的河流,由于是冬季水并不深,我们脱下了鞋子,我记得很清楚,当我走向河边时有些紧张,也许是我不会游泳的缘故。周穆走了过来,我又看见了栖在他肩头上的那只小鸟,在阳光的朗照下它的绿翅膀让我想起了春天的颜色,我的目光仿佛正在穿越着一座春天的花园……
春天在哪里?我期待着春天尽早到来。与自己相处才会衡量轻重,世界摇晃不定,语态千姿无穷……我的小小自我似乎在夹缝中看见了千山越岭与我们的关系。
……
自序 一个人的追思录
Chapter 1 穿蓝花裙的逃亡夜
Chapter 2 来自蒙自的叙事
Chapter 3 赴国难或留守者
Chapter 4 长离别
Chapter 5 缅北之殇和归梦之路
Chapter 6 长相忆
尾声 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诞生梦境
“在小说的躯干上开满了诗歌的花朵”—— 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陈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