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明娜
0.00     定价 ¥ 50.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黄浦区图书馆
  • ISBN:
    9787540789176
  • 作      者:
    (丹麦)吉勒鲁普著
  • 出 版 社 :
    漓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
收藏
编辑推荐

1917年诺奖得主吉勒鲁普代表作

有关爱而不得的永恒主题


展开
作者简介

关于作者:

卡尔·吉勒鲁普(Karl Gjellerup,1857—1919)

丹麦诗人、小说家。早年在哥本哈根大学攻读神学,后受丹麦现实主义文学开拓者勃兰兑斯的影响,出版了小说《一个理想主义者》《年轻的丹麦》。1883年,吉勒鲁普先后游历了德国、瑞士、意大利、希腊、俄国,对这些国家的文学艺术做了大量考察和研究,这导致他抛弃勃兰兑斯理论体系,转向德国古典主义。在席勒的影响下,他创作了许多浪漫主义风格的剧本。晚年,从事印度佛教哲学的研究,并受叔本华、瓦格纳的影响。

吉勒鲁普在文学上的很大成就即其长篇代表作《明娜》和《磨坊》。由于他“在崇高理想鼓舞下写出了丰富多彩的作品”,于1917年与丹麦作家彭托皮丹共获诺贝尔文学奖

 

关于译者

吴裕康(1944— )

翻译家,编辑家。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毕业,曾任中学英语教师、科研部门翻译。1985年调入漓江出版社,任编辑室副主任、主任,编审。编辑“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及其他外国文学作品多种,译作有《托马斯·曼中短篇小说全编》《小幽灵》《给卡特琳一个位子》《罗曼·罗兰》等。


展开
内容介绍

19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勒鲁普的代表作《明娜》是一个有关爱情的悲剧。单纯善良的明娜在面对爱情的选择题时,自以为应当遵从命运的意志,与她的初恋情人——一个丹麦画家结了婚,却因无法忍受婚后生活的欺瞒、虚荣与浮华,一步步走向精神崩溃的边缘,并最终病逝于精神病院。

    在爱情面前,人们往往表现出极端对立的两面:犹豫徘徊,同时坚定不移;脆弱不堪,同时勇猛无比;满心绝望,同时永远朝着那希望的亮光处。明娜亦不能免“俗”。

吉勒鲁普擅长自然景物的描绘,并借此烘托人物情绪与性格,使作品呈现出如诗如梦的韵味。明娜最初的明丽清亮与最后的郁郁寡欢形成鲜明对比,这是被损害了的活泼泼的生命,令人无限惋惜。


展开
精彩书评

在吉勒鲁普的晚期作品中,对崇高思想的探索越来越明显。他在1884年和1895 年写的仿古剧和现代剧给我们展示了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男男女女,即尼采所谓的传奇英雄或超人。在《明娜》(1889)和《磨坊》(1896)这两部长篇小说中,他给读者展示了地地道道的普通人……吉勒鲁普的这两部名著按表现手法衡量是自然主义的,按哲理内容衡量则是理想主义的。吉勒鲁普每次都给情节一个玄学的基础,他所采用的毫不显眼的方式令人赞赏。

                                                                                                                        ——比勒斯科夫• 延森(哥本哈根大学丹麦文学教授)

与其说《明娜》讲述的是一个爱情的故事,还不如说它在剖析一种难以剖析的感情生活,探触着人们存在难免的尴尬和迷误。各人都有各人的道理和情怀,生活充满着阴差阳错,而未来的幸或不幸,乃是事先无法预料的……吉勒鲁普刻画了一部爱情的哀史,宛如一支并无强音震撼的曲子,平缓而又令人惘然。自然,他的细腻刻画给人留下的思味要比故事本身更有意义。“爱而不得其爱”的永恒母题通过他的叙述,表现出独特的形态。

                                                                                                                                        ——吴方(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展开
目录

译本前言

001 在神意与自然之间/吴 方

 

001 明 娜

附 录

289 吉勒鲁普自传

293 著作年表

296 1917 年评奖简况(节译)/阿·约利维

299 评吉勒鲁普/比勒斯科夫·延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