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有意思的事儿
1.三国时期,邓州境内设有三县,分别为穰县、山都县和邓县(构林镇以南至今襄阳隆中)。诸葛亮躬耕地点准确来说就是邓州,这是不容置疑和毫无争论的史实。当然,邓州当时属南阳郡管辖,所以诸葛亮才会在《出师表》中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后来河南南阳与湖北襄阳两地为争诸葛亮躬耕地而吵得面红耳赤,口水横飞,纷争历千年而不止,邓州人看得也是醉了。
2.古人特别讲究避讳。为了避李世民的讳,观世音就叫观音。月亮女神本来叫桓娥,后来避汉文帝刘桓的讳,改叫嫦娥。52万多字的《史记》里唯独没有“谈”字,因为司马迁他爸是司马谈。在宋朝,看见狗都不准叫狗,而要称其为“犬”,无他,宋高宗赵构是也。
3.战国秦惠王有个弟弟公子疾。公子疾为人幽默风趣,足智多谋,称得上一代风流人物。美中不足的是,他因缺碘引起甲状腺肥大增生,脖子下鼓了个大包。时人戏称其为“智囊”,意思是他的智慧都在这大包里。
4.刘备称帝但没有建国,因为人家自认汉室正统,是汉朝政权的延续,所以国号依旧为“汉”。“蜀汉”纯粹就是魏国对刘备政权的蔑称。影视作品里刘备的人马扛着“蜀”字号的旗帜东征西战的镜头,真要亮眼睛啦。
5.唐朝滕王李元婴喜欢土木建筑,著名的滕王阁就是他主持修建的。但他经常为非作歹、鱼肉乡里,他侄子高宗李治在位的时候,依旧毫不收敛。当地有个姓裴的官员打算进京去皇上那儿告状,李元婴就安排打手在半路将老裴扒了裤子,打了一顿板子。这老裴也是个硬汉子,咬着牙带着伤继续告。李治不打算处理自己老叔,就问老裴挨了几下板子,老裴说八下,李治就赐他连升八级。出了朝门,老裴嗷嗷大哭,同僚问他怎么了,老裴说:“早知道如此,我就多说几下子了。”
6.唐朝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张亮根本不懂军事.还胆小懦弱,但算是个福将。在征高丽的时候,这个军事白痴居然把司令部设在高丽的建安城下。果然,高丽士兵一个冲锋就冲到他的大帐前边,眼看就要杀了进来。这厮吓得腿都软了,站都站不起来,只是瞪大了眼睛,呆呆地坐在床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手下将士见此情形,却误以为主帅胸有成竹、临危不惧,当下军心大振,战斗力顿时爆表,居然大破敌军。
7.武则天时期,有个叫魏贞宰的官员无辜入狱,受尽了折磨,每天都在苦苦盼望着能够解脱牢狱,重见天日。没想到,居然真的盼到了赦免的命令。看管他的狱卒听说后,先行跑来报喜。老魏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地拉住这个狱卒的手不停地流眼泪:“恩公大名啊?”答日:“元忠。”老魏说:“好啊,好啊,以后我就跟你叫元忠了。”出狱后果然就改名叫魏元忠。
8.有人给宋仁宗进献了一批舞姬,宋仁宗非常高兴。这时大臣王素果断出现,讲了番A旁边是S、V旁边是B(注意看键盘)的深刻道理。宋仁宗听后就让人把这些美女都送出宫去,并每人赏赐三百贯钱。吩咐完眼泪哗哗就下来了,真心舍不得啊!这下子王素反而不忍心了:“要不先留一阵子?”宋仁宗叹了口气说:“算了,等有了感情,我就更舍不得放她们走了。”
9.宋仁宗驾崩的消息从宫中传出之后,整个京城哭声一片,人们都抢着去皇宫门外披麻戴孝,烧纸钱,为他们心中的好皇帝送终。消息传到辽国的时候,辽国的百姓也身披重孝,远近皆哭,就连辽国的皇帝都拉住宋朝使臣的手大哭着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能让敌我两国都如此哀悼的皇帝,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0.清道光帝崇尚节俭,总是穿着破旧的朝服上朝。于是满朝的文武大臣上朝时也都穿着补丁摞补丁的朝服,有的官员没有旧衣服于是就拿着新衣服去旧衣铺子换旧衣服穿。旧衣服一下子供不应求,以至于旧衣服的价格一涨再涨,一套旧衣服竟然要比两三套新衣服还要贵。
P2-4
展开